第261章 一道題目(第1/2 頁)
九兒手裡多了一杯茶,雙手持茶,舉杯齊眉,對著裴雲一躬身,說道:“請老師喝茶。”
拜師敬茶,這是禮儀。
九兒對著裴雲做出這樣的禮儀,表示她是真的承認裴雲是自己的老師。
這樣的轉變來的有點快,要知道她剛才還覺得裴雲面目可憎,想要咬上一口。
只能說,九兒確實是一言九鼎的。
她錯了,就認罰。
先入為主的認為裴雲不配當自己的老師,事情被證明後,才知道錯的是自己。
為了彌補自己犯的錯,就該以正式的禮儀,承認裴雲老師的身份。
換言之,九兒這是向裴雲道歉。
裴雲卻沒有接過茶,而是說道:“這杯茶先不急著喝,有的事情必須先弄清楚。”
“老師是覺得這算不上什麼處罰,那老師只管說,我該受什麼處罰。”
九兒還保持著敬茶的姿勢,她說的話是她最大的讓步。
意思就是,這茶我敬你,你要有什麼處罰,我也受了。
九兒敬裴雲的茶,還在僵持著,一旁的陳師倒是連喝了幾杯茶。
要是不這樣做,難以平息陳師心裡的不安。
換成自己是裴雲,這杯茶自己就喝了。
雖說九兒做的事情,實屬是荒唐,可想想她才多大。
畢竟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女孩,就算她打小聰明,是天之驕女的出身,可辦事總是會有所欠妥。
這樣的年齡,犯的錯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都是可以原諒的。
誰年少不犯錯。
年少犯了錯,才會知道錯在哪,才有機會去改變,只有這樣,長大了才能不去犯錯。
長大了,是沒有資格犯錯的。
成年人的世界,誰會允許你犯錯,這也就是屬於成年人世界的殘酷。
在這件事情上,九兒的出發點其實不算錯。
若裴雲真是個荒淫之徒,她不願意讓裴雲當自己的老師,屬於是理所當然。
她做的事情,就是證明的過程。
當然,她做事情的辦法是欠妥的,中間傷害到了一些人。
首先是對裴雲沒有足夠的尊重,接著是差點毀了孫幼娘。
可再想到她的身份。
就她的身份,本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做事情。
與生俱來的品性,再到她從小到大接觸的東西,讓她在辦事情時候,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簡單的一個例子:何不食肉糜。
意思是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能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
高高在上的皇聽完後,大為不解,老百姓肚子餓沒有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呢?
這就成了一個笑話。
可是,高高在上的皇真的連這點智商都沒嗎。
真正的原因是。
對事物沒有全面的認知。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對別人的處境往往就是妄加的建議。
高高在上的皇,從來沒有體會過百姓的生活,他的建議出於他的理解,而不是切身處地為百姓考慮。
這樣的事情,在九兒身上也有類似的情況。
她的身份本是高高在上的,她有著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這就讓她在面對有的事情的時候,是荒唐的。
當然,以上的想法都是陳師站在自己立場上想的。
由於是自己的立場,陳師不好發言說些什麼。
自己是知道九兒的身份,裴雲卻是不知道的,裴雲也和自己是不同的人,處理事情的辦法自然也是不同的。
陳師能做的事情,就只能是隻顧自己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