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第1/2 頁)
這位長者凝視了他幾秒,葉牧覺得他大概一直都有所猜測。
但劉建德最終什麼都沒問。他鄭重地說:「沒有你的幫助,一切不會這麼順利。你救了許多人的命。我一直都很感謝你的出現。」他向葉牧伸出手, 說,「除開工作上的關係,或許你願意和我成為……朋友?」最後兩個字, 他說得很緩慢慎重。
葉牧和他對視一眼, 伸手回握, 說:「當然。一直以來, 你也幫助了我很多。謝謝。」
這一切本不會如此順利,是劉院士一力阻隔了背後所有的刺探和猜疑,在許可權範圍內給了他最大的信任和自由。
當初那張留言上的承諾,他始終完成得很好。
葉牧請了兩天假, 回到了老家。
他在當地車行租了一輛不起眼的代步車, 開了一個多小時, 在一處村莊邊沿停了下來。
疫苗普及後, 各地的生活秩序逐漸恢復了些,但由於源質汙染, 大部分地區的種植業依舊處於停滯狀態。再加上有關妖魔的恐怖傳聞, 人口稠密的地區還有點人氣, 像這種鄉村,就不免顯出幾分荒涼。
現在正是中午飯點, 村口沒什麼人在。
葉牧沒有下車, 閉上眼,將感知放了出去。
幼時關於家的記憶已經模糊了, 他只記得院子裡的一棵大棗樹。棗子成熟的時候,大哥會帶著他打棗吃。後來為了大哥上學方便, 他們搬去了鎮裡租房子住,從那以後他再也沒回來過這裡。
拋棄他的那對父母在他成年後曾來找他認親,被他冷淡地否認後,沒再出現過。他也並不關心這一家人去了哪裡。
他找到了那間逐漸同記憶中景象重合的老房子。它看起來許久沒有人住過了,呈現出破敗的景象。院子裡的棗樹枯敗了,漆黑地倒折下來,將一處房梁壓垮了小半邊。有些小蟲子在棗樹下面窸窸窣窣地生活著。
他靜默地「注視」了這景象片刻,作為「葉牧」,和過去做了一個無言的告別。
收回感知,啟動汽車,他將村莊拋在了身後。
他去的第二個地點是一所福利院。
當年的老院長早些年就已經去世了,他去墓前送了一束花,又在福利院外面略站了站。聽著孩子們的嬉鬧聲,去附近的銀行,把存款全部匯入了福利院的帳戶。
第三個地點在另一座城市。一處上了年頭的居民樓。葉牧還記得當初走進這裡時的忐忑心情。
這時夜色已深。家家戶戶都亮起了燈。
葉牧站在樓下,注視著其中一扇亮著暖橘色燈光的窗,出了會兒神。
後來收養他的家庭對他沒什麼可指摘的地方。初到時他也曾感受過溫暖關懷。但那時他心防很重,難以親近。也就始終沒培養出多少感情來。後來他們又有了自己的孩子,關係更是變得淡淡。兩個孩子之間,感情和物資上有所偏心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不管怎樣,他們一直撫養他直到他考上了大學,讓他沒在那之前為了生存困苦過。他記得這份恩情。
辦了助學貸款去異地上了大學,那之後他也回來過幾次。他住過的房間早就改做了他用,每次回來家裡的氣氛也有些尷尬,像是在接待客人。下面的弟弟小時候難免驕橫,長大了倒收斂很多,但態度也是不冷不熱。這個家庭對他沒什麼要求,也沒什麼期許。幾次後他就不再回來了,只是逢年過節匯出一份金額恰到好處的紅包。
除開他,他們是完整的一家人。而現在,他也擁有了新的家人。
他想,這次也不必見面了。
第二天他抵達又一座新的城市。大學已經恢復了正常教學,校園裡那些枯死的樹木被紮上了彩紙、毛線、綢布做成的彩色的花。他本以為自己在這個地方會有些激烈的情緒起伏的。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