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行走療法(第2/5 頁)
呼。
伏特加是為了蒸餾消毒酒精的副產物,產量不多,但用來犒賞十幾人還是夠的。
拉了一波士氣,馮道夫找到了布魯克:“挪威人的首領很有能力,要不是你一箭重傷了他,今晚事情還沒那麼容易解決。”
“晚上都能精準命中,怎麼做到的?”
馮道夫好奇的問。
布魯克一臉嚴肅:“一切都是艾歐的指引。”
馮道夫:“?”
布魯克說道:“晚上太黑了,我也沒有辦法在幾十米外的距離保證精準命中胸口,能做到就肯定是艾歐。”
“萬物非主,唯有艾歐!”
“萬物非主,唯有艾歐!”
其他戰士、獵手們都跟著默唸,赫然一副虔信徒的模樣。
馮道夫下意識保持高深莫測,內心有點懵。
真的假的啊?
我個信仰領袖怎麼好像沒你們懂艾歐?
感覺有點怪怪的……
餘光掃著刷出來的外交經驗,馮道夫也不知道要不要高興。
算了,哥們還是去做產品調查吧。
軍用裝備總是要實戰測試才能暴露出問題。
亞麻甲就暴露了一個缺點:防穿刺但不防切割。
這個冷門甲冑的各方面效能都不錯。
亞麻布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纖維增強材料,另外用於粘合多層亞麻的膠質也能增加防禦強度。
30層亞麻布+鹿皮的武裝衣,抵禦弓箭的能力比早期鎖子甲都要好。
亞麻甲+銅板芯/低碳鋼板芯,甚至能媲美早期板甲衣,亞歷山大用了都說梆硬。
諾斯亞麻甲因為生產時間緊湊、童工技術不成熟,外加作戰需求,只使用了20層。
沒有鹿皮也沒有銅板,壓縮後厚13厘米。
影響效能和重量的亞麻布編織緊密度,每厘米也只用了10根經紗,不如使用21根經紗的優質亞麻布。
不是馮道夫老爺黑心的縮工減料壓成本。
這一切都是為了更輕的重量!
10根經紗的亞麻布每平方米才365克,壓縮了20層之後僅在73公斤。
按照用料=單件裁剪面積平方米克重。
大身用料的演算法就是(胸圍+6)(身長+6)2克重。
算上袖子用料,算上粘合劑重量,一件諾斯亞麻甲的平均重量僅為14公斤,比鎖子甲要輕公斤!
看似不多,但只要上學或上班有過多背公斤東西的體驗,就明白諾斯亞麻甲的重量優勢有多大。
效能會差一些,但同樣能防維京矛的穿刺,也能有效抵禦維京獵弓,加上盾牌之後防禦配置足矣,換來的輕量化能起更大作用。
馮道夫老爺是有深入考慮的!
總之,優點許多,問題也有不少。
馮道夫解決了最致命的防水問題,可沒辦法解決這種纖維織物甲天生怕切割的特性。
纖維織物都發展到了凱夫拉防彈衣,早期依舊是防彈不防割,後期技術進步才有所改進。
馮道夫也搞不定這個難題。
好在這點小瑕疵問題不大,因為日耳曼諸部落的大家都是盾矛兵+弓箭兵,主要型別都是穿刺傷害。
冶煉技術的落後,導致了日耳曼諸部落都缺少合格的刀劍,能配一把匕首就算不錯的了。
——通常45公分以下的短刀要硬,45公分以上的長刀要有韌性,兵器尺寸越長就越需要韌性,硬度反而是其次。
硬脆的生鐵誰都能弄出來,但想要一把又硬又有韌性的戰劍,可就沒有那麼簡單。
所以亞麻甲怕切割的問題,在缺少刀劍的北歐房不是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