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胡濙當政,北征蒙古(第1/2 頁)
當一個皇帝,尤其是一個有功績的皇帝,他的權力可以是任性的。
朱祁鈺很顯然就在此列。
當政一年多來,他的成績有目共睹,因此當他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這些臣子的勸阻只能是建議。
胡濙還是有些不死心。
“啟稟陛下,老臣恐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還請陛下三思,這朝中大事,若是沒有陛下,臣只怕屆時有所失誤,臣不好交代啊。”
眼看著胡濙還在推脫,朱祁鈺苦笑一聲,這個老頭經歷了四朝,到他這裡已經是五朝元老了,他很慎重也是沒有問題,可眼下自己要出征,能夠幫他把持朝政的只有胡濙。
“胡大人,就當朕將這社稷託付給你了行嗎?你是五朝元老,朕知你心意,可朕也有苦衷,神機營必須由朕親自帶領,否則哪裡都不能去,胡大人,還請你相信朕這一次!”
朱祁鈺打起了感情牌,讓胡濙犯了難,他作為一個孤臣,尤其是在經歷背刺朱祁鎮後,朝堂之上,雖然沒有人對他表露出不滿,但也是明顯的疏遠了。
當然了,他非常享受這份疏遠,因為他知道,活的越久,越能成為這皇位之上的忌憚。
而消除忌憚的最好辦法,就是成為孤臣。
見胡濙欲言又止,朱祁鈺趁熱打鐵道:“胡大人,你還不接旨?”
這明顯就是給胡濙最後通告。
他又不想和朱祁鈺撕破臉,頂撞了朱祁鈺的威嚴。
“臣,遵旨...還請陛下退朝後三思,若有轉意,隨時可以跟臣說。”
見胡濙應下了這個事情,這些大臣可以去跟朱祁鈺頂牛,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不敢跟胡濙頂牛。
文臣依仗的無非就是資歷。
而現在文臣隊伍裡面,根本沒有人可以和胡濙比資歷,有資歷的都已經都死在了土木堡。
作為碩果僅存的幾個人,胡濙和楊善這幾個老頭屬於是瑰寶一般的存在。
“當然,胡大人,朕若是有其他想法,一定會跟你說的,你今天就不用回去了,日後你就在文淵閣幫著朕處理政務,朕會知會成敬,讓他和你一同幫朕。”
這也是權衡之計,成敬作為朱祁鈺的左膀右臂之一,留在宮中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見胡濙答應了,而且朱祁鈺的這番安排還算合理,最起碼走了之後,有成敬和胡濙兩人把持著朝政,不會出什麼亂子。
另外,自從朱見深被立為成王之後,太子一位空懸。
朱祁鈺也沒有有著急著立太子,眼下要御駕親征,太子一位還是要早早冊立。
“陛下的安排妥當,可臣認為,還是要早立太子才是,另外,可使太后輔政,陛下歸期未定,若是有什麼敏感的事情,還需要請示太后,臣請奏陛下,立皇嫡子朱見濟為太子,並太后聽政,如此方可萬無一失。”
作為新任禮部尚書,正兒八經的禮部現任大佬張鳳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朱祁鈺一聽也是這麼個理,想起歷史上的朱祁鈺,為了立朱見濟為太子煞費苦心,不斷使用手段,而自己卻只是因為要出征,就讓他們說出了冊立自己兒子為太子的事情。
眼下皇宮中盡數是自己的人,為了不留後患,皇宮中和孫若微有親密關係的小青等人盡數被安排守陵。
他也不怕自己的兒子被意外了,自己還親自加了一句:
“準了,另外,朕膝下只有一個濟兒一個孩子,若朕真是有什麼事情,還望諸位大人安心輔佐,可請王叔朱瞻墡輔政,如此一來,朕無後顧之憂也!”
朱祁鈺安排的妥妥當當,哪怕自己出了事情,國本為重,朱瞻墡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當初孫若微讓他來京城當皇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