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到豐州(第1/2 頁)
宴飲之後,旅帥檀明明帶著一隊士卒,押解著被俘的吐蕃千夫長以及另外幾名百夫長、十夫長離開了營地。 按照檀明明的說法,他們行刑的地點離營五里左右。 具體發生了什麼郭戎不知道,但是郭戎感覺從子夜開始,隱隱約約的慘叫聲就沒有停過。 真實情況是,是夜,方圓二十里內,所有不是聾子的小動物都躲在洞裡在瑟瑟發抖,方圓五十里內,野狼的蹤跡徹底消失。 第二天清晨,郭戎起床的時候,檀明明已經拖著那個吐蕃千夫長重新回到了營地。 看到了迎面而來的郭戎和李銳,神志已經接近崩潰的千夫長如同遇到了天神一般,哭著喊著開始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主動招供。 甚至連他十三歲第一次把姑娘扛到青稞地裡面結果臨門謝恩,維州一戰他扔下部隊率先逃跑,佛教和苯教的殊死搏殺,六大家族的明爭暗鬥,東境道瑪本穆圖的部署都說得清清楚楚。 內容之詳細,種類之繁雜,層次之混亂以至於整個隊伍中上至禮部員外郎柳宗元,下至識字的唐軍大頭,統統開始幫助記錄。 只能說這個千夫長出現得很合適,作為可能會出現在一線戰場級別最高的吐蕃軍官,這傢伙足以為郭戎提供他希望知道的所有內容。 花費了整整4個時辰的時間,韋貫之等人透過吐蕃千夫長的口供基本寫了一份吐蕃常識及上層政治鬥爭實錄。 當然對於郭戎來說,最大的意義是從這千夫長口中知道了這次吐蕃突然對回鶻發動襲擊的原因: 吐蕃河西北道論贊勃藏瑪本派兵追擊兩個逃入草原的兩個安西唐軍的軍官,同時論贊勃藏向與回鶻接壤的各州均釋出求援,赤蘇仁謝借勢進行了武裝試探。 這個千夫長的職責就是襲擾契苾部落,隨著戰略目的達到,這個千夫長想著在回撤之前撈一筆,然後很倒黴地碰上了返程的郭戎和李銳…… 聽到這裡,李銳和韋貫之恍然,怪不得郭戎不敢說,自郭子儀死後,朝堂上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人提起過安西軍了。 如果不是今天從吐蕃千夫長口中聽到了訊息,李銳甚至不敢相信安西軍竟然還存在。 與此同時,李銳的心中突然就帶上了一抹說不出的悸動,安西軍…… 偶遇吐蕃人只能算作是一個插曲,因為審訊吐蕃千夫長也僅僅耽誤了一天,確定了所有資訊之後,這支混編的隊伍繼續南下,目標豐州,天德軍。 對於有可能出現的吐蕃人,無論是郭戎還是李銳都沒太當一回事。 如果被上萬吐蕃騎兵包圍,就手頭兵力,郭戎和李銳就是有通天之能也會飲恨,但是整個契苾部領地內總共有隻有吐蕃兩個千戶,一千出頭的騎兵。 有車仗可為依靠,有商隊成員為輔兵,有充足的補給供應,有兩百戰鬥力不錯的騎兵作為側翼,吐蕃人又剛剛提供幾百匹戰馬,解決了李銳麾下神策軍唯一機動力不足的短板。 這些吐蕃人如果趕來,李銳或許這一波就能攢夠晉升為遊擊的軍功。 兩個傢伙準備了一路,奈何吐蕃人沒來…… 不過對此最遺憾的並不是李銳或者郭戎,而是對於沒能見證上一次戰鬥的柳宗元…… 對於郭戎和李銳來說,吐蕃人不來也就不來了,並不重要, 李銳和郭戎本來就頗為投緣,現在又有了安西軍這麼一層隱而不宣的淵源,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安西的情況到底什麼樣他沒問,也不需要問,因為他知道安西軍已經有整整四十年沒有從朝廷得到一兵一卒一錢一糧地補給,孤懸西域四十多年…… 李銳沒有詢問是如何從安西走到郭戎到底經歷了什麼,因為他知道是能從安西一路走過來,已經證明了一切。 沒有吐蕃人的襲擾,同處一車之中,李銳開始有意識地將家傳以及李銳自己二十多年的從軍的經驗向郭戎傳授。 從行軍佇列到選址駐紮,從唐軍的配置到戰鬥時候的隊形,從陌刀的單兵戰術到陌刀的地形和佇列,幾乎將李靖改革之後的唐軍野戰的作戰操典完整地呈現在郭戎的面前。 八月初四,這支隊伍終於跨越了近千里的草原,距離豐州只剩下最後的兩百里路程,郭戎和李銳兩個重傷員終於告別了車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