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崩潰(第2/3 頁)
覬覦接管趙國,這胃口未免也忒大!
此刻趙相腦中已浮現出回宮向趙遷稟報此事後,趙遷必定暴跳如雷的情景。但此刻他實在不敢在此久留,生怕觸怒嬴風,對方一怒之下,說不定真會一刀結果了他。王翦等人目送趙相離去,心中無不暗笑,視其如一隻落荒而逃的老狐狸。“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王翦嘲諷道,如今大局已定,趙遷還想議和?他們哪看得上那幾座議和的城池,攻下趙國,整個趙國疆土都將歸入秦國版圖,豈不美哉?
王翦轉頭看向一旁的贏風,恰逢贏風聲音傳來:“休整三日,進軍邯鄲。”
短短八字,卻令王翦心中陡然一振。此戰若勝,必將青史留名,更為關鍵的是,趙國這片土地終將納入秦國囊中。然而王翦深知不可掉以輕心,連日來與趙國交鋒,雖整體實力佔優,但趙國在廉頗、李牧的指揮下,常有出人意料之舉,令人防不勝防。
廉頗、李牧二人,堪稱趙國的隱形長城,與那無能之輩樂乘截然不同,皆是有真才實學的良將。加之邯鄲城易守難攻,坐擁地利優勢,且重兵佈防、由二人親自督戰,短期內欲將其攻克,絕非易事。
然而廉頗心中明白,若嬴風親自出馬,憑其陸地神仙般的實力,攻破城池並非難事。關鍵在於,若凡事皆由嬴風親力親為,對秦軍士氣培養極為不利。戰爭非一人之事,若總靠嬴風解決問題,秦軍何用之有?這將嚴重削弱秦軍的戰鬥力,故此前嬴風極少親自出手,哪怕有秦軍戰士陣亡,亦多選擇按兵不動。畢竟,戰場之上,哪有不死人的道理?
“是,公子,末將即刻去部署。”王翦領命,著手準備最後一戰。
趙王宮內,趙相對趙王的揣摩果然準確。當他將嬴風之意,尤其是那句“讓趙遷洗頸待戮”傳達給趙王后,趙王遷頓時怒火中燒,在朝堂之上狂吼不止。然而此刻,他除了這般無力的咆哮,別無他法。
“眼下,我們唯有死戰到底了,想來他們很快便會攻打邯鄲。”趙相沉聲道,“只要我們能拖延戰局,一旦其餘幾國能在戰場上拖垮秦國,或取得勝利,便可緩解我方壓力。那時,或許就是我們的轉機。”
“如今,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廉頗將軍他們了。”趙相語氣中透出深深的無奈。趙國走到今天這一步,他心裡清楚,皆因眼前這位昏庸無能的趙王所致。當初秦國宣戰之際,趙王本當低調應對,或許那樣,趙國不至於陷入如今困境。可趙王遷偏偏傲慢應戰,且在危急關頭,不僅不用賢能之士,反任用樂乘這樣的草包,使得本已糟糕的局面更是雪上加霜。此後又連連昏招,甚至勾結匈奴,使趙國幾乎成為眾矢之的。如此境況下,趙國還能否存活?趙相心中滿是疑慮。
而趙王遷聽聞此言,嘴上冷哼一聲,心中恐懼萬分,面上卻不得不強硬起來:“攻打邯鄲?嬴風未免太把自己當回事!當年白起都不敢在我邯鄲城放肆,他嬴風算哪根蔥?只要堅守邯鄲,定能拖垮秦軍!”
話雖如此,趙王遷心中早已打起了小算盤:若局勢惡化到無法掌控的地步,便伺機逃離邯鄲。儘管如此一來,他將成為喪家之犬,淪為天下笑柄,但對他來說,活著才是最重要的。憑他的財富,隨便找個地方藏身,照樣可以逍遙快活。至於趙國,亡了就亡了吧……
若朝臣們知曉趙王遷的這番心思,只怕此刻便要取他首級獻給嬴風,以求和平交接趙國,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繼續與秦國對抗,無疑是死路一條……
這朝廷之上,藏著不少和您這般想法的人,只是時局之下,他們還只能把心思捂得嚴實。趙王遷雖昏庸,可身邊總有一幫鐵了心保趙國的老臣。趙相聞聽趙王遷此言,不禁輕嘆一口氣。
他眼前,似乎又浮現出不久前拜會嬴風時的情景。比起趙王遷的盲目樂觀,趙相心裡清楚,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