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媽媽的菜譜(第2/3 頁)
成了歲月。
只是我們都沒有留意。
山河在手忙腳亂中瞎忙活了大半天,感覺自己處理了每一種食材,又好像什麼都沒幹。最後看到擺滿整張圓桌的一盤盤菜餚時,心裡還是異常的滿足和驕傲。
客家菜,是一種輩輩相傳的古老傳承,是中原漢人遷徙南方定居下來後,結合當地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菜系。
它既保留了中原的烹飪方式與口味習慣,也利用了當地山野的食材。
由於食材的挑選製作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民間特色尤為豐富。
客家菜有“鹹、熟、香”的特點,這與客家人多居山區的特點分不開,歷史上的客家人耕作播種,體力消耗大,需要補充大量鹽分,所以飲食以鹹香為主。
“以前啊,做這麼一桌子菜,材料得準備好些天。得十里八鄉到處找人訂好食材,取回來還要貯藏保鮮,可比現在麻煩多了!”謝美玉感嘆回憶道。
“美玉,你這手藝啊不做廚師浪費了!”
“我這才哪到哪啊,這些都是家常菜,上不了大館子。聽我媽說還有好些個講究,什麼八大碗,九大味之類的。大家動筷,嚐嚐。這一桌子可是全家人一天的成果。”
“這個芋子肉丸好吃,炸的這一盤酥脆可口,煮的這一碗入口即化。”
“梅菜扣肉做的好,下飯配酒最合適。”
“媽媽,今天你做的飯特別好吃,我都吃不下了!”小楚溪也在一邊拍著肚子喊到。
“溪溪今天也有參與勞動啊,辛苦換來的成果當然會特別好吃啊。”
謝美玉照顧完楚溪,接著從房裡拿出一罈米酒,“我們當地菜啊,味道比較重,鹽辣椒下的多。吃完飯,最好再來一碗米酒,解解口味。”
喝著帶有甜味的酒釀,伴著傍晚徐徐的微風,一家人顯得悠閒而慵懶。
“今天這個活動好,雖然辛苦麻煩了些,但是過的不錯,心裡舒服。”餘正衝滿足的靠著竹椅。
“老師說的對,其實剛開始我都以為是謝美玉坑我們父子倆,不過現在挺滿足的。”
“讓你做點事話就多。”謝美玉說道,“做菜啊,其實是一種享受,我媽以前就老這麼說。年輕的時候不理解,怎麼能是享受呢,這麼麻煩,這麼辛苦。要不是我媽逼著我學,現在我也體會不到這種感覺。”
“美玉這話說得好,老東西就是這麼一輩一輩傳下來的,這些東西不僅僅是生活技能,還是祖祖輩輩留下的文化和智慧啊!”餘正衝有感而發。
山河聽著家人的交談,想著一天從早到晚的勞動經歷,思緒忽然延伸開來。
“師公,我突然有了個想法!”
“喔,給大家說說。”一家人的目光都匯聚了過來。
“今天的經歷讓我知道了這做菜和寫作一樣,要收集,整理,創造。還蘊含特有的文化和傳承。”
山河接著說:“如果把這些過程和其中的故事都寫出來,一道菜不就是一篇文章!”
“嘿,你看看,這腦瓜子轉的。要不說天賦異稟呢。”餘正衝拍案叫絕。“小河,你怎麼就突然有靈感了?”
“就是聽我媽說外婆的時候,覺得她說的好遙遠,又感到就在眼前。今天的經歷忽然就讓我明白了,原來都在做菜的過程中間。”
“丘江看看你兒子,人家做個菜都能想出這麼好的題材,美食是我們的民族傳統精華啊。我們這看了一輩子,卻什麼也沒體會發覺。慚愧啊慚愧!”
“來,和師公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嗯,現在只想了個名字,《舌尖上的傳承—媽媽的菜譜》。師公,爸媽,感覺怎麼樣?”
“好,舌尖上的傳承,好啊!可不就是味道的傳承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