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生活(一百三十五)(第1/1 頁)
題目:苦命兩兄弟
這個話題怎麼寫呢!那就按著自己的經歷來寫吧!
曾經有倆兄弟,他們的命運是極其悲慘的,他們的經歷聽了讓人熱淚盈眶,身為窮人家的孩子,他們從小就要扛起家裡的重任。
從小,生長在大西北缺水少糧的山區,他們的快樂來源於,對命運的理解。他們母親去世的早,他們的父親帶著還沒成年的大哥,外出打工,家裡只有他倆,奶奶和一個還在喝奶粉的弟弟,奶粉,那是富人家的孩子喝的,但,弟弟從小也在當著窮人家的富二代,可是家裡不是開礦的,弟弟的富二代生活並不長久。
後來,清楚的記得弟弟的主要營養成分來源於家裡的一隻奶羊,可再後來呢,弟弟過上了麵湯湯滴日子。
那會他們都是小孩子,當別人家的孩子放學回家玩的時侯,他倆演繹起了西遊記,一個拿棒,一個拿桶,哐當哐當的拿著和我差不多高的水桶,在這裡著重闡述一下,是去抬水,不是去玩,更不是拍戲,如果是拍戲,可能睡覺都會讓笑醒。
他們每天重複著日復一日的事情,就這樣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家裡的水缸始終都是滿的,也算是每次取的都是真經,那根棒是我們命運的見證人。
抬水真的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上坡下坡過河,都是光著腳丫子,如果是冬天嘞,可想而之大西北的冬天那河水“滲滴骨頭疼裡”。
他們也想過貪玩,他們從小也想過改變這不公平的命運,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他們只能忍辱負重,把別人不該經歷的,他們都經歷了一遍,只能硬著頭皮接著幹,他們吃盡了苦頭,最後他們走出了大山,到了另外一個城市,他們與過去畫了一個句號。坐著大巴車哐當哐當的走了幾百公里,似乎大巴車承載著他們的命運。到了城裡安頓好了一切。
大哥帶領著他們去到了本地人都厭惡去的地方,《西市場》準備給他們購買新衣服,讓他們從此跟城裡的小孩子一樣,當他們來到這個,在本地人眼裡並不起眼的地方,他們眼裡都是白光,知道白光是什麼概念,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似乎,好像是發現了新大路。
由於家裡的變故,他們在這座大城市裡活的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蒼蠅的翁翁聲環繞了他們的整個童年,有時候想過把蒼蠅拍死,但是,請留意但是這個詞,有一句話時刻提醒著他們,“將軍有劍,不斬蒼蠅”。
就這樣,就這樣,這兄弟倆外出打工,就告別了蒼蠅的翁翁聲,也和這個最初認為很美好的城市告了別,走上了他們獨自的職業規劃,但是,請留意這個但是,事與願違的事很多,他們披荊斬棘的走過了坎坎坷坷。
抗壓能力是他們生來具備的能力,面對一切的不公,他們欣然接受,也同樣坦然面對了一切。
光一定能照到他們滄桑的面容,愛笑的雙眼,走過泥澤的腳,抗摔打的身體,和永遠壓不彎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