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兵解打算(求追讀)(第1/2 頁)
副本世界。
光緒二十四年。
京兆府,長安。
“賣報,賣報……”
“西太后清理朝廷,廢除新政,維新黨人被斬於京師菜市口……”
“維新主力康梁逃於東洋……”
十月上旬的這一日,天矇矇亮,徐行剛出門前往武備學堂,就聽街上有賣早報的小童在街上吆喝。
“時間到了?”
徐行抬頭,看了眼天色。
如今已經暮秋,天氣轉冷。
昨晚下了一場小雨,早起之時,雨水停歇。不過卻比往常多了一層薄霧,瀰漫在街巷之中。
“一份《廣通報》、《萬國公報》,還有《中外紀聞》、《時務報》……”
走到巷角,徐行從懷裡掏出一枚雙角銀毫,遞給了報童。
雙角銀毫是龍洋下面的隸屬貨幣。
一份報,大概在三四枚銅子左右。
“先生……”
“我給您找找零錢,您稍等一下。”
報童將幾份報紙合疊遞給徐行,一邊在身上摸索零錢,一邊說道。
幾份報,攏共不到一角錢。
“不用了。”
“算賞你的……”
徐行摸了摸報童鋥亮的腦袋瓜,將報紙夾在肋下,徑直離去。
少傾,他來到了秦省武備學堂。
“今天教西洋戰法……”
“諸生也應該明白,我國屢敗於西洋諸國,除火器不如西夷犀利之外,西夷的戰法也是他們取勝的原因之一。”
“戰陣,不可不圖革新……”
徐行剛入講堂,看報沒一會。
學堂的丁總辦就親自入了講臺,開始給講堂內的眾學生授課。
今天講的課業也不同以前講的馬、步、槍、炮、刀、盾等老一套的戰法,而是講的西洋戰法。這一講,就讓在場的學生紛紛提起了興趣,開始認真聽課。
“徐從……”
“課講完了,你給大家再講一遍。”
很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丁總辦止住了嘴巴,看向講臺下的徐行,眼裡帶著一絲期許之色,暗含鼓勵。
武備學堂的學生分為三等。
凡識字多,文理通順,能學習測量演算法者為上等,入正課。
未曾讀書而心思靈敏、臂力過人、槍炮有準者為次等,入附課。
最下一等的,即有志請纓的官場子弟,為外課生。
在這三等之中,徐行出身教授實學的味經書院,在日新齋成績極佳,又在科舉考試中榜上有名,是一等廩生。
可以說,這一眾學生中,徐行是上等中的上等……。
若非如此,秦鳳山也不至於使“下作手段”逼徐行入秦省武備學堂了。畢竟,一個廩生前途無量,而入武備學堂路子雖然算上不錯,可相較於廩生這個功名,就不值一提了。
出國留學,還是沒準的信。
走武備學堂的路子留學,要麼是練兵處派,要麼是(陸軍)部派。
清末官費留學主要包括:省派、大學堂派、進士館留學、貴胄遊學、練兵處派、部派等。進士館留學是專門為新科進士學習實學而設定,能前去留學的都是進士。貴胄遊學,是八旗子弟。部派,是中樞各部的官派。
“是,總辦……”
徐行收好課本,走至講臺,將剛才丁總辦講的課重複了一遍。
在其中,他還摻雜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丁總辦聽後,鼓掌讚了一句,“你有志於兵戎,是件好事。國家就需要你們這樣的讀書人投身兵戎……,巡撫命我挑選幾個學業不錯的學生去見他,我看,你就隨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