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陳亮舌戰群儒,黃蓋喝止眾臣(第2/2 頁)
降孫策,不想如今歸順東吳後,又要勸主投降曹操,看來是舊病復發也!”
“孔明!欺人太甚了吧。”
“原來是子山兄,失敬失敬。”
“難道先生想效仿蘇秦、張儀,鼓動如簧之舌來遊說我東吳嗎?”
“子山兄以為,蘇秦、張儀僅僅是說客嗎?豈不知他二人,是真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為秦國宰相,二人皆有匡扶國家之大智大勇,非比那欺弱怕強,苟安避禍之人能比,君等未見曹操一兵一卒,便聞風喪膽,畏懼請降,如此還敢嘲笑蘇秦,張儀嗎?”
步騭被陳亮逼的步步後退,瞪得一下跌坐到座位上。
接著又有一位謀士起身說道:“請問孔明以曹操為何等人也?”
陳亮斜眼看了他一眼,原來是薛敬文,冷言說道:“曹操乃漢賊也,又何必問?”
“公言差矣,漢祚至今、天數將終,今曹操已有天下三分之二,萬眾歸心,劉玄德不識天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
陳亮怒目而視:“薛敬文!何出此無父無君之言。”
“你!”薛敬文被陳亮說的啞口無言。
“人生天地之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今曹操祖宗為漢臣,食漢祿,子孫不思報效,反懷竄逆之心,不是漢賊,又是什麼!此等國賊,本應天下共討之,天下共誅之。而公等身為漢臣,卻在此為曹賊張目,豈不是無君無父之人!”
“此輩不足與語,請勿復言!”
陳亮背身離去,還未坐回位置,就又聽身後有人說話:“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為相國曹參之後,劉玄德自稱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世人只知其為織蓆販履之徒,何足與曹操抗衡哉。”
陳亮聞言轉身望去,回頭對魯肅說道:“此公莫非是當年袁術席間盜橘子的陸郎,陸公紀。”
“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後,則世為漢臣矣,而今曹操乃專權橫行,欺凌君主,不但蔑視皇帝,亦蔑視祖宗,不為漢室之亂臣,亦為曹氏家族之叛逆,劉皇叔乃堂堂帝胄,當今天子按總譜賜爵並親口稱皇叔,何謂無可稽考,且高祖出身亭長而終得天下,織蓆販履,又有何恥辱可言?公乃小兒之見。”
正當又有人想上前理論之時,從門外傳來一陣怒吼聲:“汝等舌戰可以休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