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十二道攔門酒(第1/2 頁)
“德夯”是苗語,意思就是“美麗的峽谷”。 公路盤旋迴轉,慢慢深入到一座大峽谷的底部,不久,一座雄偉壯觀的紅色單跨懸索大橋便橫空出世,這就是著名的“矮寨大橋”。它如同天上的長虹一般,橫跨秀美的峒河和幽深的峽谷,把兩側的山頭連線在一起,離地近四百米的高度,讓橋身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這些讓初次目睹這一切的夏沫和徐蕾蕾感到無比震撼。 過了矮寨大橋,又走了不遠的一段路,便到了苗寨的景區停車場。苗寨坐落在峽谷深壑之中,地質上屬於溶蝕盆地。苗寨周邊是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群峰競秀,飛瀑傾瀉。苗寨內部溪河交錯,四季如春,真是個適合隱世的桃花源。 夏沫這一撥進寨的遊客數量不少,尤其是男遊客比較多,居然享受到了意外的驚喜。 穿過溪流上的小木橋,快走幾步就是“德夯”苗寨的大門門樓。 在門樓前,二十四個頭頂斑斕瑰麗的銀角,身穿雍容華貴的銀飾盛裝,下穿百褶裙,前後繫著圍腰的漂亮苗服小姐姐沿著門樓前的青石階梯分列大門兩側,每人身邊都有一個特製的小桌,上面擺放著粗瓷的酒壺和酒碗,最後一桌卻是用牛角杯盛的酒。 這是景區安排的苗族傳統的迎賓儀式——十二道攔門酒,這種儀式並不是每天都有,所以說想去苗寨品嚐攔門酒的朋友還得有點運氣。 在姑娘們旁邊還有十二位盛裝的男歌師,他們用苗族特有的蘆笙吹奏著歡快的曲子,歡迎大家的到來。 大門後的廣場上,還有數十位苗族的姑娘小夥隨著蘆笙的節拍在踩蘆笙。 苗族個個能歌善舞,號稱“有衣無銀不成盛裝”,他們頭戴銀花,耳穿銀環,項掛銀圈,身披銀衣,同時身上的響鈴伴隨著舞步發出一陣陣“叮叮噹噹”的悅耳聲音,隨著蘆笙的曲調翩翩起舞,盡情歡跳。 在攔門酒隊伍的最前方,擺放著一張古樸的小方桌,桌上擺著五杯苞谷酒。一位穿著苗服的白鬚長者雙手持杯,向所有的遊客敬酒並用漢語唸了一段祝賀詞。 “尊貴的客人們喲,歡迎你們來到我們苗寨。你們的到來,給苗寨增添了無限的喜悅。屋背後的錦雞ga-ga歡唱,它是在歡迎你們這些遠方的貴客。苗寨雖然偏僻貧寒,但苗家個個都有一顆火熱的心腸。沒有什麼好的東西接待你們喲,苗家的苞谷燒酒格外得甜蜜飄香。攔門酒是苗家待客的最高禮節呀,請你們不要擔心驚慌。一碗酒代表的是苗家的深深情意喲,是苗家獻給你的火熱的心房。喝了這甜蜜蜜的攔門酒喲,你的臉上現出幸福的紅光。喝了這碗香噴噴的攔門酒喲,你會更加健康強壯。喝了這碗同心酒喲,我們的心貼得更近,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綿長。” 接下來就是闖由那二十四位苗家的小姐姐們佈下的十二道攔門酒了。 攔門酒表達的是苗家主人對待來賓的誠心和敬意,就如同碗中的苞谷燒一樣濃烈。而這個時候客人喝得越多,苗家主人心裡就會越高興,因為這同時也代表了客人看得起苗家人,敬重苗家人。 攔門酒分甘醇濃烈的苞谷酒和清甜可口的糯米酒兩種,男賓一般會選擇前者而女賓大多是選後者。 賓客在喝攔門酒時不要用手去碰酒碗,只需仰著頭接酒就好,小姐姐會把酒碗裡的酒從半空中斟出,在空中劃出一道清亮的酒線,直接倒進賓客的口裡。按苗家的規矩,賓客手不碰酒碗的話只需小抿一口就好,否則就要喝光杯中的酒。 不過好在現在的攔門酒只是一種歡迎儀式,苗家人好客但不灌酒,賓客可以自己選擇喝與不喝,或者只喝其中的幾道,不能喝酒的遊客躲到一邊看看熱鬧,感受一下湘西苗家的風情也是極好的。 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只喝一小口酒,然後對著小姐姐說聲“兜社莫”(苗語“謝謝你”),就算過關了,只有夏沫拉著徐蕾蕾,和兩個自認為酒量還不錯的小夥上去挑戰了。 夏沫肯定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吸收粉絲的良機,他早早就拿出手機開了“鬥音”直播,看著前面兩個小夥連續通關後,徐蕾蕾就覺得我上我也行了,可惜喝酒實力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