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3 頁)
童若瑤怔住,她和大哥獨處從來都自在輕鬆,比在周氏跟前還要隨意。大哥也是如此,雖然不明顯,但眼神會柔和許多。現在這樣鄭重其事地囑託自己這些話,童若瑤不假思索地道:&ldo;二哥瞧著不過是性子頑劣了些罷了,再說咱們與二叔雖住在一個大宅子裡,畢竟是分開的,碰上的機會也不多。&rdo;
但意外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童若遠反問道:&ldo;你還聽大哥的話麼?&rdo;
這樣嚴重?童若瑤更是疑惑,心裡七上八下的,卻點點頭笑道:&ldo;當然會聽大哥的,我以後避開他就是了。&rdo;
這邊兩兄妹說著話兒,那邊卻已經鬧起來了。
原來童若秋得了張氏的主意,為了在趙夫人及各位客人跟前展示童若秋的廚藝,便叫她午宴後去做些糕點,好讓大夥看戲的時候用。童家長輩與這些京中夫人的交際本就不多,作為童家後院的女孩兒,機會更是少。難得今兒老太太壽辰,來客眾多,也好讓大夥都認識認識她,還得叫她們記住,必然是要做些什麼。
張氏這個主意也源於童若瑤那幅刺繡,今兒來客怕是都記住了童家大房的童若瑤,明顯搶了自己女兒的風頭。雖然婚事有了著落,可也不能讓自己的女兒默默無聞,再說孫家到底不同,以後自己的女兒是要嫁去孫家,總不能是個連童若瑤都不如的。
只是,童若秋偏偏看見童若瑤端著一盤子東西走了,心裡嫉妒趙夫人對她的關注勝過對自己,一時就想了個主意。
&ldo;不過是一盤子糕點罷了,喜歡吃的拿去吃了就吃了,何必這樣大驚小怪,驚動眾人都知道?&rdo;老太太眸子裡閃著不悅,怔怔地盯著童若秋。
童若秋抑制著心裡的不安,委屈地催著頭,她身邊的丫頭忙道:&ldo;老太太不知,二小姐年前就琢磨起來不知道送老太太什麼壽禮,恰好一日院子裡梅花開了,清香撲鼻,二小姐就想到採了梅花收藏起來,好做一道梅花點心。&rdo;
張氏不由怔了怔,這主意是午宴前才告訴女兒的,如何扯到年前去了?
有人贊道:&ldo;老太太果然有福氣,子孫滿堂又都是極孝順的,也莫怪二姑娘這樣著急。梅花開時正值嚴寒,二姑娘也不知糟了多少凍,煞費苦心地保管了這些時日,今兒做出來原是要送給老太太,不想……&rdo;
說到這裡忙止住了,老太太心頭不滿的就是童若秋性子太過衝動,這原本也不是什麼大事兒,這樣鬧出來,外人瞧著面上自然是說她孝順。可卻沒有想負面影響,童家原本就落敗,今兒自己壽辰,家裡什麼沒有,偏偏還有人去弄那並非什麼稀罕物的點心。
只怕心裡會想,童家今兒大辦倒不錯,平日裡還不知怎麼節儉度日,下人們連像樣的點心也稀罕。或者,書香世族的童家,連下人也管教不好,竟有這等公然偷竊行為。由此可見,童家二姑娘也並非什麼聰明人,所謂家醜不可外揚。誰家沒有遺失東西的時候,只要不是龐大的失竊,都是關著門找出來責罰便罷。倘或叫外人知道了,誰還敢來,不怕自己隨身戴的東西也被府上手腳不乾淨的人拿去,如此外人還敢來麼?
所以,縱然童若秋楚楚可憐,十分委屈,老太太一雙眸子依舊盛滿怒意,看了張氏一眼,張氏忙垂下頭,聽得老太太道:&ldo;罷了,沒了就沒了,把其他的端上來,你辛苦費了這些心,讓大夥也嘗嘗。我中午吃了不少,這會子也不想吃。&rdo;
就這樣?不追究?童若秋扭頭著急地看了張氏一眼,張氏忙打眼色叫她下去。
老太太揮手示意了傍邊的廖媽媽,廖媽媽叫丫頭重新上了茶,氣氛慢慢兒回來,便叫戲臺上預備好了的繼續唱。
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