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武曌的最大歷史貢獻(第1/3 頁)
所謂六十而耳順,已經快七十的武曌女士此時可一點也沒有耳順的意思。
蕭盼盼一句不及格的開國皇帝算是戳到了她內心最大的痛點。
自從登基以來,她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擺脫李唐的影響,試圖重新建起一個嶄新的帝國。
但她所有的期望和幻想,都被蕭盼盼的話直接擊碎了,這讓她感到憤怒。
“武女皇能成功登頂至尊之位,表面上看是女性對父權時代的一次強有力的衝擊。但其本質來說,武女皇依舊是男權的化身,她並沒有跳出這個時代的禁錮。這不是她能決定的,這是時代決定的。”
經過直播的科普,武曌現在自然知道什麼是父權,什麼是母權。而當她從這個角度去思考自己的事業時,她清晰地認識到了蕭盼盼這番話背後的邏輯。
“本質上來說,武周政權短短十五年的時間,放到整個大唐的歷史中,只能算是一首驚豔了歷史的插曲,而由於武女皇本人的身份,就天然的決定了這首插曲其實只屬於大唐這本樂譜。”
十五年!武曌品味著這個數字,然後她無力的笑了。
“開國皇帝四個字,天然代表著權力歸屬的單一性,這種單一性越純粹,開國皇帝手中的權力就越大。”
蕭盼盼講述著自己的理解,“開國皇帝的含金量,跟他如何拿下一個天下有著重要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如嬴政,劉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這樣的人幾乎能擁有無限權力的原因。”
“但武女皇的道路卻是截然相反的,她的權力來源於過渡,這是不可能迴避的事實,這也決定了,武女皇並沒有獲得一個皇帝該有的真正權柄。”
“這一權柄就是你們古人最喜歡討論的天下正統。所以,只有當武女皇是李治的妻子時,武女皇才能享受到這樣的正統帶來的便利,可即便如此,各種暗流和反叛依然存在。”
蕭盼盼無奈的搖頭。
“正因為這樣,整個武女皇稱帝的十五年中,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上,這是避無可避的事,這也是她作為皇帝的先天缺陷。這種缺陷又導致了她在執政過程中暴露出了巨大的敏感和不安。”
武曌寒冰一樣的雙眸直視著光幕,她能感覺到自己的威勢正在被蕭盼盼一句話,一句話的消解掉,對此她又無能為力。
“朕難道就真的這麼不堪嗎?”她在心裡問道。
彷彿某種默契一般,蕭盼盼接下來的話,回答了她心中的疑問。
“即便武女皇給自己締造的政治環境存在著各種缺陷,但她也不至於被稱為是一個昏君或暴君。在中國漫長無盡的歷史長河中,在無數的垃圾,廢物皇帝裡,武女皇雖然比不了第一梯隊裡的那幾位千古一帝,但蓋過一眾平庸皇帝還是沒有問題的。”
聽到這裡,武曌內心的不甘才稍微平復了一些。
“總的來說,在我們當下的官方歷史評價中,武女皇是一位功大於過的皇帝。比如在內政功績方面,武女皇和李治上都繼承了太宗時的政策,持續著對均田制的推廣和對逃戶的就地安置。”
“在我們當下的考古中注意到了一個細節,從貞觀到武週中期,在全國人口幾乎翻了一番的基礎上,敦煌一代的實際授田仍能達到應授田的26%。要知道,這個資料在貞觀年間只有百分之八。”
武曌沉寂已久的心激烈的顫抖了一下。因為蕭盼盼在把她和千古一帝的李世民放在一起比較。
“能實現這樣的成績,是跟武女皇打壓門閥世家分不開的。不管武女皇這樣做出於的目的是不是維護自己的統治,其帶來的效果,都是符合歷史程序的。”
“而關於這個過程中配套的科舉改革,比如糊名,殿試,武舉等都是有利於庶族地主成長,打壓門閥世家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