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吐蕃對大唐的最大影響(第1/2 頁)
李世民思考著蕭盼盼的話,接著不免在心中感慨,幸好有這道光幕出現,給了自己以後應對草原各部族的有效方法,還有收拾那個吐蕃的一些手段。
能不能用雖然不確定,但至少已經讓他對自己以後的軍事戰略佈局有了新的想法。等各項準備一到位,一個不需要羈縻來組建的真正盛世大唐,就會出現在歷史的長河裡。
蕭盼盼思考了片刻,繼續說道:“以快打快方法失效的一個例子就是,隋唐對高句麗的征伐,就比對付突厥吐谷渾要艱難。”
“這是一個擁有穩定農耕文化的政權,翻譯一下就是,對方有堅固的城池,密集的人口和充足的軍隊,想透過精兵模式,以較短週期去攻陷一個個的據點顯然是不現實的。那大規模的部隊呢?”
“楊廣已經把例子擺在那了,光那後勤就能把他拖死,而且他還玩了三次!”蕭盼盼頗為牙疼的為楊廣豎起了大拇指。
李世民也是忍不住想笑,然後他就被蕭盼盼點了。
“李世民先生對這一點是有足夠認識的,所以這次的出征湊了各種部隊,還臨時徵募十萬軍隊。”
這話聽得李世民眼皮直跳,畢竟他一直以楊廣的一生為戒。
“不過,你們家的太宗皇帝的確是皇帝體系裡最牛的那個,雖然這場戰爭只打了一大半就收場了,但過程還是令人滿意的,太宗皇帝這邊對高句麗實現了巨大的殺傷。”
“只是在對方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下,唐軍只能一個一個的去拔掉路上的據點,堡壘,根本無法快速解決戰鬥,後勤也因此越來越乏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大唐滅高句麗的過程就變成了一場長達二十年的漫長消耗戰,大唐方面用自己的國力為基礎,不斷的派遣兵力對高句麗進行掃蕩,用耗盡對方國力的方式才最終獲勝。”
這樣的結果讓李世民也覺得不可思議。
“高句麗屬於那種擁有足夠的防守能力,但卻沒有足夠的進攻能力的型別,只能單純的被動防守,所以大唐可以用自己強大的國力慢慢玩死它。”
蕭盼盼頓了頓,“也就是說,高句麗還不足以徹底打破大唐王朝的戰略佈局,但吐蕃就不同了,它不僅能防守,而且還能進攻。故而大唐的軍事戰略佈局被顛覆了。”
李隆基在大腦裡回想著吐蕃的情況。
“大唐的疆域巔峰,大約是太宗皇帝執政的最後一年,也是李治執政的第一年,抓住了東突厥車鼻可汗,設定了狼山都護府。以及十年後,徹底滅亡西突厥,設定昆凌,蒙池兩個都護府的時候。”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670年,就是李治執政的第21年,崛起的吐蕃攻佔了大唐的安西四鎮。兩年後,又佔領了臣服大唐的吐谷渾,威脅河西,並在之後多次大敗唐軍主力,給以府兵為主的唐軍帶來了大量的殺傷。”
“而這給大唐王朝帶來的軍事壓力和戰爭損耗是可想而知的。帶來的持續影響是,十年後北邊的東突厥成功復國,徹底失去控制,東北契丹的李萬忠開始反叛,從此帝國東北邊境再無寧日。”
“也就是說,唐朝最大的疆域掌控時間,滿打滿算也就維持了十一年就徹底崩潰,基本回到了傳統中原帝國的基礎狀態。”
說到這段歷史,蕭盼盼也是無奈的搖頭。
“武則天時期,唐帝國已經開始大量的臨時募兵。同時,唐軍與吐蕃在安西四鎮進行了多次的大規模鏖戰,終於收復了安西四鎮,但是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直到公元697年,就是武則天正式當皇帝七年後的神功元年,吐蕃陷入內訌,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混亂,故而無力對外擴張,大唐的西部邊境才得以勉強安寧了一段時間。”
蕭盼盼停頓了片刻,“這就是你,玄宗皇帝接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