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2 頁)
區,放手發動群眾,以合適的方式,主動去打擊日寇。面對給養短缺等極為惡劣的生存環境,他們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高超的鬥爭手段才能既儲存自己,又發展自己。
主動的戰鬥、艱苦的環境,高超的鬥爭技巧,豐富的理論知識,無一不是顯示出共產黨比國民黨的優越性。
中國的民眾看問題喜歡看結果,海外的華僑看問題也是這樣。當初陳嘉庚那一條被譽為&ldo;古往今來第一提案&rdo;的&ldo;敵未出國門前言和即漢奸&rdo;,就是對國民政府抗戰的態度的不滿。
國統區中國的民眾,海外的華僑,他們看到了什麼?是士兵的大量死亡卻換來國土的一片片淪喪;淪陷區的民眾呢?看到的是軍隊拋棄他們,政府拋棄他們!
這個時候共產黨勇敢地站出來,深入敵後開展鬥爭,建立抗日根據地。所謂的&ldo;抗日根據地&rdo;,就是在收復的國土上建立政權!
如此人心向背,對於抗戰勝利後的歷史程序意味著什麼呢?
肖彥梁等人,在淪陷區,以一個普通人的樸素的觀點去對抗侵略者,他們的所見所為,他們的觀點,莫不沿著一個沒有任何政治敏感的普通人進行的。
小說寫到這裡,發現自己原先的寫作思路有了很大的變化。原本只是想寫一個&ldo;俠客&rdo;式的人物抵抗日寇的故事,卻這麼也無法避開抗戰進入第二、第三階段以後,國民政府的那些&ldo;親者痛仇者快&rdo;的愚蠢舉動。
人心是有向背的。我同樣無法避開這個問題,當然筆下人物也無法避開所要面對的問題。到41年,蔣介石應該是已經看到了歷史正在逐步收回賦予自己對整個中國抗日戰爭的領導權和導向權並且把這個權力轉移給了共產黨。我甚至可以理解當初他下令圍剿新四軍的&ldo;皖南事變&rdo;,是何等的孤獨一擲與絕望!又是何等的喪心病狂!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