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3 頁)
&ldo;二十四日上午繼續談判,宋美齡也參加了。談判的結果是:(一)由孔祥熙、宋子文組織行政院。宋負責並組織使各方面滿意的政府,肅清親日派。(二)中央軍全部撤離西北,宋子文、宋美齡負絕對責任。蔣鼎文即攜蔣介石手令飛洛陽辦理停戰撤兵的事。(三)蔣回京後釋放&l;七君子&r;;西安方面可先發訊息,宋子文負責辦釋放事宜。(四)蘇維埃、紅軍名稱照舊。宋氏兄妹擔保停止剿共,由張學良負責接濟紅軍。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番號,統一指揮,聯合行動。(五)先開國民黨中央全會,開放政權,再召開各黨派救國會議,不開國民代表會議。(六)政治犯分批釋放,具體辦法與宋慶齡商定。(七)抗戰爆發後,共產黨可公開活動。(八)聯俄,並與英美法聯絡。(九)蔣回京後通電自責,辭去行政院長職務。(十)西北軍政由張、楊負責。此外,宋子文提出,只要蔣下令撤兵,就放他回南京。對此張表示同意,楊、周表示再考慮。至此,談判結束。
&ldo;二十四日晚,宋氏兄妹應周恩來的要求,陪周去見蔣介石,蔣勉力坐起與周寒暄。蔣說,周曾經是他的部下,應該聽他的話。周表示,只要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指揮。周問蔣為什麼不肯停止內戰。宋美齡說以後不剿共了。這次多虧周先生千里迢迢來斡旋,實在感激得很。蔣考慮一下,表示三點:(一)停止剿共,聯紅抗日,統一中國,受他指揮。(二)由二宋及張學良代表他與周解決以前商談好的問題。(三)他回南京後,周可以直接和他談判。
&ldo;蔣介石與周恩來的會見,達成了停止內戰的協議,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奠定了牢靠的基礎。&rdo;13
西安事變,作為半個世紀前的一個歷史事件,它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這已是遙遠的往事,這一切也許會覺得難以理解,甚至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如果仔細地重溫這段歷史,認真觀察和了解在這一事件中各方人士的動向,仍可增長不少見聞,而對一些問題的反思,不是更可獲得許多有益的啟迪嗎?
--------
1231113 《西安事變簡史》,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4 張學君:《張學良與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原載《近代史研究》1985第1期。
56 侯雄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新探》,紀念西安事變五十週年學術討論會論文,未刊稿。
710 李傳信:《端納其人》,原載1987年9月5日《團結報》。
8912 申伯純:《西安事變紀實》,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出版。
張學良傳--再見,西安
再見,西安
談判基本結束後,決定放蔣的訊息象一陣風似的很快傳出,人心再度浮動起來。那時,除張學良外,人們都主張必須有可靠的保證,才能放蔣。可是張學良認為,只要蔣原則上承認達成的協議,就可以讓他走,並且還決定親自送他回南京。
突然,事情來得太突然了!
這在當時的西安引起了不小的波動。許多好心的關心和愛護張學良將軍的部屬和友人都認為這樣做太冒險了,放蔣已夠寬大,還要送他回京,似無這個必要。當時他如能對蔣的本質看得更透徹些,特別是若能認真聽取一下楊虎城和他的部下的勸說,取消他這次的南京之行,那他原本是不會落入虎口、被罰以終生監禁的,他原本是完全能夠誠如他自己所說的,在抗日的鬥爭中,率師北上,償我素志,誓滅日寇,雖死不辭地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的,而他的歷史,顯然就會另是一番景象了。可是,人世間的事,有時常常是身不由己,變幻莫測,甚至是鬼使神差,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