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派出計程車兵帶回來&ot;一些搜羅來的可憐蟲。他們趴在地上回答問題。他們中有些人去過天津,但從未當過水手;還有一些人雖是水手,但從末到過天津港&ot;。於是,總兵命令再次搜尋。派出計程車兵終於抓到兩個符合條件的男子,&ot;雖然這兩個人已經很久不出海了。這兩名男子跪在地上懇求放他們繼續做生意,但怎麼求也沒有用。巴羅總管不禁為這兩名男子鳴不平:&ot;總兵非常嚴酷無情。他要求這兩名男子準備好,即刻出發。&ot;
&ot;中國人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惰性&ot;
巴羅最後寫道,中國人千方百計&ot;避免作長途旅行。沿海一個口岸到一個口岸的貨運使大批中間商獲益,因此運到京師的物品十分昂貴。同樣,從亞洲到歐洲陸運的貨物也由於透過商隊一站站地轉運而變得十分昂貴。運輸網起點的商人和運輸網終點的商人之間沒有任何聯絡。&ot;
因此,這些龐大漂亮的英國商船使人們驚愕得目瞪口呆:&ot;從一些小港裡駛出的帆船蜂擁密集,使英國船隊很難在穿行時不撞壞幾艘。可是,帆船上的中國人毫無懼色。&ot;
巴羅驚奇地發現中國帆船很不結實。由於船隻吃水太淺,無法抵禦颱風的襲擊,然而船上仍裝滿供建築用的木材。&ot;所以好像只要一陣風就可使船隻傾覆。&ot;安德遜看了兩個世紀以前的圖畫後發現:&ot;帆船沒有任何變化。&ot;如果安德遜活到今天,他還會發現,到了20世紀80年代,帆船仍無變化;不過,越來越多的船已沒有帆,而裝上了馬達。
航行技術是陳舊過時的。&ot;他們沒有任何手段來確定經緯度&ot;。然而他們聲稱,他們有好幾位古代航海家曾經出洋遠航過,&ot;靠的是刻在一隻葫蘆皮上的航海地圖&ot;。我們英國人雖很難相信,但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發明瞭指南針,甚至&ot;在歐洲尚未開化時&ot;已會使用指南針。
奇怪的是,中國人發明瞭指南針,幾個世紀過後,歐洲人從中國人那裡借來了指南針,並依靠它出海遠航,發現各大洲。另外一點也很奇怪,那就是早在歐洲人之前就曾遠航至非洲海岸的中國人,就在歐洲人靠著他們發明的指南針來到遠東時,他們卻不曾再離開自己的海域了。為什麼航海業經過宋、元和明初的盛世之後到了清朝便變得衰敗了呢?
不過,中國人看指南針與歐洲人剛好相反。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的看法就很說明問題:&ot;我聽說歐洲人硬說指南針的磁針是朝北的。我們最早發明指南針的祖先說磁針是朝南的。我越想越堅信我們的祖先處處有理。&ot;
在守舊派和現代派之間的無休止爭論中,皇帝明確地表了態:&ot;今天只是退化了的過去。&ot;雖然皇帝是來自北方的滿人,他的論據卻是始料不及的:&ot;在北方,一切活動在調萎,在衰亡吸引磁針的力量怎麼可能來自北方呢?&ot;的確,所有的宮殿、寺廟及紫禁城全都是朝南的。&ot;力量、精氣和繁榮都在南方&ot;。今天,人們在作南北對比時,看法則相反了:南方不幸,北方走運。
然而,始終令人吃驚的是,雖然有指南針,中國船的構造根本不適應航海,但&ot;居然能進行像駛往巴達維亞那樣的危險航行&ot;。另外,海難經常發生:&ot;光在廣州港一個口岸,每年海上遇難人數達1萬至1.2萬人。&ot;每當一艘中國船準備啟航去國外時,&ot;人們認為它很可能會沉沒&ot;。
擅於思考的馬戛爾尼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ot;中國人首次看見歐洲船隻至今已有250年,他們毫不掩飾對我們航海技術的讚賞。然而,他們從未模仿我們的造船工藝或航海技術。他們頑固地沿用他們無知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