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第1/2 頁)
官員們都不知在忙些什麼,似乎在準備某個重大的戲劇性變化(法語)。一會兒樂聲四起,一會兒又寂靜無聲。最後樂隊和合唱隊發出了最大的音量。全體官員朝著&ot;看不見的尼布甲尼撒下跪叩頭&ot;。
尼布甲尼撒?3天中事情竟變得那麼壞!14日,馬戛爾尼這樣記著:&ot;我見到了光榮輝煌的所羅門。&ot;語氣裡帶著挖苦,怨恨中帶點苦澀。好像他預料到《實錄》裡會用這樣的字句來記載他9月17日出席慶典的事:&ot;……扈從王公大臣官員,及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臺吉,並緬甸國、英咭利國使臣等,行慶賀禮。&ot;14日他還以為是特意為他安排的覲見;17日慶典時,他竟被列到滿人、蒙古人與緬甸人之後!
鞭打紅布的秘密
英國人驚愕地見到了另一個奇怪的儀式。地上鋪著一塊巨大的紅布,每個角上站著一名手執鞭子的人。當大家猜測皇帝已登上御座時,這些人就間歇著用鞭子抽打紅布9次:每抽3次,執鞭人就放下鞭子,幾分鐘後拿起來再抽。沒有人能向赫脫南解釋這儀式的含義。
也沒有任何漢學家能向我解釋這件事。還是古代歷史提供了線索。當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帝巡幸湘山時,一陣狂風阻擋他過長江。皇帝大怒,下令伐盡湘山上的樹木,又讓人把山塗成紅色,就像在處決弒君者之前先給他披上紅褂子一樣。那鞭子呢?暴雨衝垮了亞洲另一個專制君主的艦隊,他命令鞭責浪濤以示懲罰。可能熱河的紅布象徵受到鞭答懲罰並被征服了的敵對勢力……除非只是單純地命令大家靜下來。
叩頭
有人為馬戛爾尼翻譯了為皇帝壽辰寫的頌詞中的迭句:&ot;叩頭,叩頭,天下百姓,向偉大的乾隆叩頭。&ot;他又仔細地作了補充:&ot;每當唸到這句話時,除了英國人外,所有在場的人都下跪叩頭。&ot;在成百名用頭搗地的人中間,有幾個人只用單腿跪地,這種場面實在太令人吃驚了。這些異教徒們!因為,他們的這種輕蔑的態度讓中國各處的百姓感到憤慨。那天、在帝國的所有廟中,在大部分家裡都在&ot;萬歲爺的祝壽牌前&ot;放上了供品。
馬戛爾尼越觀察這種虔誠行為,對這虔誠的民族的評價就越低。不僅是他一人如此。他的表弟溫德寫道:&ot;這儀式不像是臣民在御座下拜見君主,而像是在拜神。&ot;拜壽儀式結束,大家都走了。&ot;我想沒有任何大臣接近過皇帝,因為他們都是和我們一起離開的&ot;。這位君王當天一直未露面。毛的做法並不是獨創,他始終作為人民群眾無法接近的英雄而深居簡出。
任何人都不能妨礙乾隆與上天單獨相處,只有他的後代有點時間可以接近他。兩年前,他寫道&ot;時值八十又一萬壽,陽光普照,上蒼賜福。雨順風調,五穀豐登。邀四代皇子皇孫彎弓比武,竟有八歲五射三中,喜而賞黃褂。願百姓永沐天恩。&ot;
我們從檔案中獲悉,同一天,英國國王陛下的艦隊在舟山,也一艘船一艘船地輪著被邀請參加這種表示崇敬的活動。9月17日,知府克什納報告說:&ot;該夷官率領眾夷人在船頭恭設香案,望閾行禮,恭祝萬歲。當經運使阿林保等傳旨賞給牛羊果面等物。該夷等領受,又復行禮謝恩,甚為誠敬&ot;。
在&ot;獅子&ot;號的航海日記上,我們讀到的文字則更簡練:&ot;從下層甲板上發禮炮21響,為中國皇帝祝壽&ot;。
第四十章 但願慶典仍繼續
(1793年9月17日-18日)
慶祝活動結束,勳爵儘管沒有見到皇帝,卻受到和珅及陪同遊覽東園的高階官員們邀請,又去參觀了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