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馬戛爾尼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決定不因此而表示不快。總督前天旅行100英里後依然精神抖擻,現在怎麼就不能走一段跳板了呢?別蒙人了!他想接見馬戛爾尼,而又不願被馬戛爾尼接見。然而他事先曾巧妙地派人對英國人作過試探,他是在獲得對方同意之後才表現出自己高人一等的:這真是一堂出色的外交藝術課。
說到名片,當時在中國十分流行。(現在,名片又開始在人民中國大量出現。這是受了使用名片成癖的香港、日本和韓國商人的影響。這一習俗轉了一圈後又回到了中國。)
巴羅挽回了使團的面子,他強調總督的名片很大,同馬戛爾尼應受的禮遇相符:&ot;總督送給英使一張用大紅紙做的巨大名片。把它開啟的話,足可把房間的牆都蓋上。&ot;
&ot;駕馭遠人之道&ot;
就在總督、欽差和英使交談時,一名驛卒正快馬加鞭地把皇帝的一封諭旨送給梁肯堂和徵瑞。如果馬戛爾尼知道聖旨的內容,那他一定會感到震驚的。&ot;總督職分較大,若該督與貢使偕赴熱河,恐該貢使益足以表其矜傲。&ot;因此,這位可敬的老人被建議去監督永定河治理工程。&ot;是亦駕馭遠人之一道&ot;。這是一名出色的韃靼騎士的行話:抓那困住馬嘴的籠頭牽著馬走,軟硬兼施。
不過,考慮到不同的風俗習慣,乾隆在同一封諭旨中對磕頭問題似乎表現得很通融:&ot;倘伊等不行叩見禮,亦只可順其國俗,不必加以勉強。&ot;
原先對英國人非常嚴厲苛刻,現在又這樣放鬆,這不令人吃驚嗎?中國皇帝是否放棄皇家禮儀了呢?根本沒有。他善於區分主次。他的寬容只限於對他的象徵物的態度?在聖旨或皇帝賞賜的宴席面前,在香案或欽差大臣面前都可以不必叩頭。乾隆願意放棄這些象徵性的禮儀,因為這些禮儀的意義顯然對智力低下的西洋夷人是無法理解的。這些情況馬戛爾尼並不知道,如果他知道原本會引起多大的麻煩,那麼可以想像他定會感到吃驚和沮喪的。
乾隆以尖酸刻薄的幽默口吻訓斥徵瑞說:&ot;試思該使臣向徵瑞行叩見禮,亦無足為榮;即不行叩見禮,亦何所損。&ot;如果夷人磕頭的話,並不是衝著欽差大臣,而是透過欽差大臣的軀體,向皇帝的靈魂磕頭。而如果在不知道他磕頭意義的情況下磕了頭--磕頭表示順從完美無缺的天朝制度,表示歸順天朝文明--這對英使來說,也同樣沒有任何榮譽可言。難道一隻裝模作樣的狗向你致意就變得高貴了嗎?
不過,乾隆後來在給這兩位官員的信中又作了修正。他把馬戛爾尼比作安南君主。後者雖是國王,但心甘情願地順從中國禮儀,在一道簡單菜餚前也磕頭。馬戛爾尼不是國王,他只是一名貢使。因此,他應該尊重欽差大臣。
乾隆的指示不斷地在苛求和寬容之間搖擺。苛求,因為夷人&ot;待之愈厚,則其心益驕&ot;;寬容,因為應該讓外國人隨他們的&ot;習俗&ot;,俗--粗俗的禮貌--,和&ot;禮儀&ot;不同,禮--成為儀式的禮貌的最高形式。只要沒有在天朝薰陶過,夷人就沒法掌握它。
羅廣祥神父曾給吉涅騎士寫過一封信。當時後者還認為自己是法國國王駐廣州的代表,而路易十六早在七個半月前已被砍了腦袋。羅廣祥神父在信中寫道:&ot;英使馬戛爾尼的船隊已到天津,有六名傳教士已被召去熱河&ot;確實,8月7日,和珅在熱河召見好幾名最有能力的西方傳教士,他們是一些鐘錶專家和精通天文地理的人。他們之所以被召見,是因為他們精通西方事務和西方語言:皇帝也在作準備。
第十三章 禮品還是貢品?
(1793年8月8日-10日)
啟航的準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