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2/2 頁)
還是由他們直接和公行協商。
&ot;百人隊長&ot;號取得補給後便重新啟航了。在海上他截獲了一艘西班牙船,便又領著需要補給的西班牙船回到廣州。這一次,廣東當局要索取兩艘商船的關稅。事情正要變糟時,廣州一片木房著火了。多虧這場火災,一切問題都得以解決,因為正是安森的水手們把火災給撲滅了。
於是,總督接見安森,並向他表示感謝。安森便乘機就稅款的高昂、官僚的苛刻以及各種各樣的刁難提出了抗議。安森回國後便吹噓說是他的強硬措詞獲得了中國人的尊重。馬戛爾尼當然很樂意借鑑這一經驗,但他知道,安森的船一開航,英國商人便又遭到更惡劣的刁難。人們以為和中國人達成了協議,但衝突一過這種協議就等於從末存在過一樣。安森的教訓不正是說明這一點嗎?談判的地點不應該在廣州,而是在北京。
假毒藥與真詐騙
馬戛爾尼還曾聽說過一次不尋常的遭遇。那事發生在安森到中國後的28年。1769年,裝載有英國東印度公司&ot;金庫&ot;現款的&ot;格蘭比&ot;號過海關。一些關員上船檢查,但遭到一陣拳訂腳踢,全都被扔到泥漿水中。於是,船被扣下。英國東印度公司代理人指出,裝載金庫的船是不受檢查的,但毫無效果。&ot;格蘭比&ot;號船被扣,船員們便上岸尋歡作樂去了。
一天晚上,一名代理人發現有幾個水手喜歡按中國方式躺午碼頭上睡覺。當天夜裡有3名水手死去。第二天,又有5名水手死了。船上人都驚呼是中國人下了毒,要報仇!屍體解剖時都沒有發現任何中毒的症狀。不過,中國當局大概是良心上感到不安,他們放棄了對&ot;格蘭比&ot;號的追究。於是,船又啟航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