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陸惟懷疑公主已經看透劉復...)(第1/4 頁)
劉復喜出望外,抬頭一看,陸惟衣冠楚楚,沒有半點惺忪睡意。
“你也還沒睡著呢?”
“門外嘈雜,無法安眠。”
陸惟轉身回到桌前,手裡還捏著未乾的毛筆。
劉復自動忽略對方的嘲諷,打蛇隨棍上,跟在後面入內,直接往暖爐旁邊一屁股坐下。
“外頭可冷死了,這鬼天氣,比京城難熬百倍,咱們什麼時候才能回京啊?”
他邊抱怨邊扭頭,看見陸惟桌案上兩疊高高的手札,倒抽一口涼氣。
“你該不會把公務從京城帶到這兒了吧,大理寺少了你就不轉了?!”
“這些都是從光化到景德年間,近十餘年的懸案疑案,其中許多至今仍未結案,但也無人追查了。”
從京城到張掖一路長途跋涉,乏味枯燥,陸惟就將這些陳年舊案作為解悶了樂趣。
劉復狐疑:“這麼多年的懸案,還能破嗎?”
陸惟:“大多不能。”
但是每一個案件背後,都隱藏鮮為人知的民情。
朝堂大員習慣透過邸報或各地呈上的奏疏來了解民生,陸惟卻發現,從這些遲遲懸而未決的案件裡,可以窺見一個國家百姓的生活細節。
“妻劉氏殺夫案,夫妻成親八年,夫張六打漁販魚為生,八月十六清晨出門打漁未歸,三日後,因野狗刨食斷手被人發現報官,張六橫死被埋家中後院一事曝光,劉氏被認定殺夫兇手,報明年秋後處斬。”
劉復隨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卷宗唸到這裡,咦了一聲。
“這是去年的案子,後面不都複核定下結論了,怎麼還是懸案?”
陸惟道:“案發此前三個月,張六的街坊鄰居曾數次看見他出入當鋪,也聽見他們夫妻倆因典當劉氏嫁妝,起過幾次爭執,劉氏曾揚言要殺了張六。”
劉復:“那不是很清楚了?劉氏不忿張六沒有收入,還要典當自己的嫁妝,趁他不備的時候將他殺死。”
陸惟:“張六是漁夫,打漁是個力氣活,張六打漁多年,拖拉漁網需要很大臂力,張六力氣只會比屠夫大,劉氏一個弱女子,很難在張六清醒下將他殺害,就算是將他灌醉趁他睡著時殺人,那麼殺人後為何還要分屍埋在自家後院?左鄰右舍既然能聽見他們夫妻吵架,那麼劉氏分屍的動靜,鄰居肯定也能聽見,這點是說不通的。”
劉復語塞。
陸惟又道:“還有,兩人成親八年,膝下唯有一女,根據鄰居供詞,張六平日雖然諸多埋怨,但對女兒委實疼愛有加,劉氏同樣也是愛女如命,有這個女兒在,劉氏殺夫,女兒就會變成孤兒,即便為了女兒著想,她也不可能為了幾句口角就幹這種事。”
劉復:“那你後來是查出什麼了?”
陸惟:“洛州境內從去年八月起連續兩月左右無雨乾旱,無魚可撈,張六沒有生計收入,只能四處打短工,幫人搬點貨物維生。為了貼補家用,劉氏也去接了些針線活回來做,給她活計的是洛州本地大戶鍾家,鍾家仗著跟洛州刺史有親,縱容獨子為非作歹,專門對有姿色但家境貧寒的女子下手。”
有姿色,才能入鍾大郎的眼,家境貧寒沒有背景,出事了也無法上告,只能認栽。
“張六死亡當天,劉氏被喊到鍾家,說是有個新花樣讓她繡,非得當面說,當天晚上劉氏回來,張六卻一直失蹤,她怕名節有損,也知道鍾家與官府關係匪淺,直到被抓也不敢聲張。她被認定殺夫之後,曾多次喊冤,但已無濟於事。”
劉復聽得入神,不由皺眉:“那張六和劉氏的女兒呢,兩口子一死一被抓,女兒豈非無依無靠?”
陸惟:“女兒從父母出事之後,就被鍾家以育孤為名接入府,我曾派人查過,那小姑娘已經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