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書架上宣紙書籍裝訂齊整考究,地上書簡圖冊堆積如山,幾無下腳之地,約略數數,當有數千冊之多?,即便是國子?監中也不過如此了。
長生笑道,「咱們王爺是個兩隻腳的書架子?,叫娘子?見笑了。」
杜有鄰雖然出身世家,但一意揣摩詩詞歌賦,對諸子?百家、歷史、農桑、數術皆興味寥寥,加之資財有限,家中藏書單調。杜若識字以後?常感?缺憾,如今置身寶庫,不禁眼?饞,伸手從書冊紙梢輕快劃過。
還以為?李璵是個慣會詩酒玩鬧附庸風雅的浪蕩子?,不曾想?胸中有些丘壑,杜若頗有刮目相看之感?。
海桐側一側頭?,抿嘴笑。
「可巧,我們娘子?也是個書蟲。」
長生微微眯了眯眼?,大感?意外。
杜若含笑不語,再看窗前橫著一張書案,案上一摞宣紙隨意鋪散,另有琉璃筆筒、成套的青玉荷花洗、筆山、墨床等物,墨跡斑斕,顯是主人時常盤庚之所。
朝南放著一張杏色短絨繡墊軟榻,用墨綠烏銀的絨面鎖邊,榻邊案几上放著兩盆難得一見的名?種寒蘭『素心』。此花通體鮮黃,唯有細小的花朵潔白,襯著青瓷花盆,不似牡丹芍藥色澤艷麗花團錦簇,別有一番清冷孤傲,不競繁華之姿。
長生又引她往南側闌幹處憑欄而立,只見視野遼闊,能俯瞰整座王府,甚至毗鄰的鄂王府、光王府也盡收眼?底。
杜若搭手作棚舉目眺望。
原來這?仁山殿在整座忠王府的中軸線上,且位置最靠北亦是最高,進了二道宮門即為?此處。如今他們站在樓上向南面打望,緊挨著山腳下有一處背陰的小院子?,然後?再往南是一座極長的,灰瓦白牆連排長屋,幾乎貫穿王府東西,足足有五六十丈。
長屋靠北的牆上,密密匝匝開了幾十個形狀各異的視窗,一眼?望去數也數不清。以長屋做分界,以北只有仁山殿,往南則花樹綠植團團簇簇,凸顯出五六個院落房屋的組團,院落有大有小,組團之間以各式迴廊、橋路連線,又有亭臺水榭點綴,整體疏密相宜,配色濃淡有致。
「那列排屋叫做寶約樓,是王爺收納財物的地方。當中一間供了尊五人高的大金佛爺,所以奴婢們都叫它做『大佛樓』。」
杜若捏著帕子?的手託在頜角邊兒上,細想?了一回。
「妾孤陋寡聞,以為?王府雖大,也和百姓家差不多?格局,一進一進院落往深裡去,原來並?不是。別的王府也是這?樣式嗎?」
「那倒不是。」
長生笑著和聲解釋。
「『十六王宅』是聖人特地單列出來給?諸位親王們居住的。各王府的佔地面積、規制,都大體相當,建築風格則是順遂各人心意,各有特點。咱們王爺喜山,王府便以山景為?主。」
長生指著西面彼此靠近,錯落有致的七八個兩進院落。
「妾侍們都住在西面,地方小,展不開手腳。院落是她們自家起的名?字,杜娘子?往後?便知道。」
杜若點點頭?,心道兩進也好?,比家中跨院大些。
長生又指山腳下背陰的那處小小院落。
「仁山殿寒素簡陋,王妃不喜歡山野趣味,初婚時勉強住了小半個月,早早兒搬去了山下就?近的觀山堂,後?頭?又嫌觀山堂背陰,另換到花園子?去了。」
杜若點頭?道,「是,王妃喜歡陽光花卉。」
從高處看下去,經過英芙所在的後?花園繼續向東南方向,建築越來越少,花木愈發鬱鬱蔥蔥。假山、池塘、小橋,依次點綴,石子?路曲曲折折,直到臨近後?門方才止住,在平地上另起了一座佈局緊湊的院落,因為?地勢低,比起仁山殿顯得十足小巧,高處看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