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19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戰爭部,後成為伊斯坦堡大學校園 作者點評:
西方世界對於奧斯曼帝國的衝擊,不僅表現為戰爭的威脅,而且表現為貿易的擴張。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無疑是農本社會和傳統文明的物質根基。進入19世紀,西方世界的貿易擴張導致亞非歐大陸中央地帶的經濟結構發生深刻的變化。隨著貨幣關係的擴大、地租形態的轉換、農作物結構的調整、農產品出口的增長、農業生產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傳統手工業的衰落、現代工業的興起、蒸汽船和鐵路的引入、西方現代政治思潮的傳播,奧斯曼帝國傳統文明的冰山開始出現溶化的跡象。
[1] 路易斯:《現代土耳其的興起》,第482頁。
[2] 路易斯:《現代土耳其的興起》,第141頁。
[3] 路易斯:《中東:激盪在輝煌的歷史中》,第12頁。
[4] shaw, s j & shaw, e k, history of the ottoan epire and odern turkey, vol1, p235
第十章 從青年土耳其黨革命到奧斯曼帝國的滅亡
一、巴爾幹起義
塞裡姆三世和馬哈茂德二世推行的新政舉措以及19世紀中葉的坦澤馬特運動,始終圍繞著完善中央集權的鮮明主題,旨在強化伊斯坦堡的專制獨裁和遏制地方勢力的離心傾向,進而維持奧斯曼土耳其人對於諸多被征服民族的封建統治。在奧斯曼帝國之多元民族構成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民族主義運動的高漲成為蘇丹統治下的民眾反抗專制獨裁和爭取自由民主的首要形式。
19世紀的奧斯曼帝國,民族矛盾與宗教矛盾錯綜交織。伊斯坦堡的蘇丹政府始終面臨而無法解決的嚴重問題,是在西方列強的衝擊和幹預下帝國境內歐洲省區非穆斯林臣民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浪潮。19世紀初,奧斯曼帝國蘇丹統治下的東南歐地區,包括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門德內哥羅(黑山)、摩爾達維亞和瓦蘭幾亞,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萬。
1804年,塞爾維亞人發動起義,首開東南歐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先河。1806年,卡拉喬爾傑&iddot;彼得羅維奇(karađorđe petrović, 1768‐1817年,通稱卡拉喬爾傑)領導的塞爾維亞起義軍擊敗奧斯曼帝國軍隊,攻佔貝爾格勒,迫使奧斯曼帝國蘇丹塞裡姆三世締結和約。1813年,奧斯曼帝國軍隊恢復在塞爾維亞的統治權力,實行高壓政策。
卡拉喬爾傑&iddot;彼得羅維奇
1815年4月,塞爾維亞人再度起義,推舉米洛什&iddot;奧佈雷諾維奇(iloš obrenović,1780‐1860年)為起義軍首領,奪回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同年10月,在俄國政府的幹預和斡旋下,蘇丹被迫承認塞爾維亞人作為奧斯曼帝國的臣民享有自治的權力,允許塞爾維亞人擁有武裝和自行徵稅。1817年,塞爾維亞召開國民議會,米洛什&iddot;奧佈雷諾維奇當選塞爾維亞大公。
米洛什&iddot;奧佈雷諾維奇
1821年,希臘人發動起義,擺脫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是希臘人起義的宗旨。起義首先在希臘半島爆發,繼而擴充套件到克里特島、愛琴海諸島和馬其頓。英國著名詩人拜倫曾經於1823年作為志願者奔赴希臘,解囊相助,幫助組建希臘艦隊,1824年病逝於希臘。伊斯坦堡的蘇丹不得不依靠埃及統治者穆罕默德&iddot;阿里(uhaad ali)帕夏出兵介入,平定希臘人的起義。穆罕默德&iddot;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