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親事(第2/3 頁)
眼越花,眼越花心氣越高,感覺誰都配不上她兒子。
於是遞了帖子進宮給太后請安,想請太后給指條明路。太后出身蒙古,自然說蒙古的姑娘好,出身高性格好,最最關鍵的是身體強健,好生養。
覺羅氏嘴上應是,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
先帝在時,蒙古還算有些勢力,可皇上登基之後,看後宮的配置就知道,蒙古已然過氣了,還是旗人女子更尊貴些。
畢竟八旗才是大清的國本和命脈。
想通這一切,覺羅氏又開始在上三旗的貴女中間挑選,將候選人說與老爺知道的時候,老爺卻說也可以考慮漢軍旗的封疆大吏。
容若是一等御前侍衛,雖然半隻腳已然踏入內閣,可有他在內閣一日,皇上便不會允許父子一同進入內閣議事,多半會將容若外放。等他在任上做出一些成績,自己也老了,這才能順利接班。
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清楚,容若才高不假,心地卻有些單純,辦差尚可,待人接物不夠圓滑,很需要歷練。
如何能讓兒子在地方任上做出成績,還能歷練心性,明珠思前想後,便將目光投到了出身漢軍旗的各位封疆大吏身上。
況且上三旗貴族裡頭,覺羅氏能看得上的,幾乎都是索黨的骨幹。支援自己的,反而是下伍旗那些靠不得祖蔭,只能拼命考科舉的官員,和漢軍旗的封疆大吏。
皇上很看不上下伍旗,明珠本人也看不上,比來比去還是漢軍旗大員更靠譜些。
“短短几日時間,老爺叫我如何訂下一門滿意的親事?”
覺羅氏的抱怨響在耳邊,明珠的思緒卻飄到了兩廣總督盧興祖家。盧家在撤藩這件事上立場分明,且出力頗多,很得皇上看重。
兩廣也是個磨鍊人的好地方,若能與盧家結親,容若在地方任上的政績就穩了。
可今日出了這樣的意外,雖說容若也是受害者,難免皇上不會多心。
想起皇上從前對他的敲打,明珠在心裡給盧家打上了一個叉。
漢人最重禮數,若與盧家結親,提親之前的準備工作恐怕就要做上小半年。小半年之後容若在皇上跟前恐怕都涼了。
皇上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看他當年如
何擒鰲拜,如何恩威並施地處置鰲拜,便可見其帝王心性。()
如今七年過去,皇上越發乾綱獨斷,已經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成熟帝王了。
?蒹葭是草的作品《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當初撤藩的時候,以索額圖為首的所有上三旗貴族,以及朝廷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持反對意見,認為應該等到吳三桂老死再說。
世子吳應熊因撤藩之事,更是求到了太皇太后面前,太皇太后也說為時尚早。
可當三藩再次試探朝廷意圖的時候,皇上卻力排眾議下旨撤藩。
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當然也包括善於體察聖心,力主撤藩的明珠自己。
想到這裡,明珠才開口對覺羅氏說:“就這幾日,不能再等了。上回你進宮給太后請安,太后說起的那個待嫁的堂侄女就很好。蒙古人規矩少。明日你再進宮一趟,把親事定下來。”
有太后做媒,也可讓皇上安心。
覺羅氏都傻了,上回老爺可不是這樣說的。
上回老爺說蒙古人粗俗傲慢,野性難馴,與容若並不般配,再加上有太后這一層關係在,娶回來也是個麻煩。
覺羅氏正在獨自消化明珠的前後反差,心裡想著今日晚了,這時候往宮裡遞拜帖恐怕有些失禮。便是她在太后面前有體面,太后願意見她,最早也得後日進宮了。
卻見兒子掙扎起身:“阿瑪,兒子不娶蒙古女人,兒子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