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 東胡王:收復故土,奪回鹽場(第1/4 頁)
北出代郡後往東,上谷郡與漁陽郡交界帶以北。
大秦境外草原上,濡水彎道迴環河段。
岸邊草原上,東胡大營。
“……昔年秦遣王翦攻趙,趙王派某大父與司馬尚抵禦。秦行反間計,以鉅額金錢賄賂彼時寵臣郭開,誣陷某大父與司馬尚欲反叛。”
李左車追憶舊恨,是聲聲難平,字字憤恨!
“因為此等卑鄙毒計,趙王方才使趙蔥及顏聚,以代替某大父,又派人秘密逮捕並斬殺!”
當然在此之後,不過三個月時間,王翦便乘勢急攻趙國,大敗趙蔥並殺之,俘虜趙王遷和顏聚,終滅趙國。
因果報應,也是暢快!
“某大父曾為趙之北疆良將,常駐代郡、雁門郡,防備匈奴。後又為大將軍,迎擊秦軍於宜安,大敗秦軍,殺秦將桓齮1。
因功被封為武安君,此後三年,更與秦軍多番交戰,某大父亦皆多番擊退,南拒秦軍至韓魏之界。”
當然,駐守北疆之時,不止匈奴,東胡同樣是他大父李牧的手下敗將。
“無論是某大父與秦宿有仇怨,還是某大父乃為秦所害,某李氏一族與秦國,都無法共存!”
若果真如此,始皇帝陛下又怎會封他為侯?
即便陛下因曾質於趙的舊事,不封趙王室後裔,也可效仿故燕,尋一黔首平民封侯。
心中思緒無人窺得,只是李左車神態倒愈發憤恨:
“嬴政封某為侯——尚且不為列侯,不過是沒有封邑的倫侯。不過是在天下人面前做戲,以彰顯其氣度胸襟而已!”
再則,即使始皇帝確實為表胸襟,才封他一介敵將之孫為侯,
那麼敢讓他領兵三萬,放歸雁門代地一帶,這之中對他的信重,卻是無論如何都無法作假的了。
只因稍有不慎,那麼今日的李左車便不是佯裝反叛,而是已然成為事實了。
始皇帝氣度,的確令人欽佩。
李左車面上的憤恨卻是無比真實,說到了激動處,已是臉紅脖子粗,怒目圓睜!
“況那馮毋擇,仗著寵信與家世,對某呼來喝去,輕視鄙夷太甚!”
寵信且不說,畢竟誰有仙使寵信之深?仙使況且仁厚謙遜,誰人能寵信超仙使,並因此而囂張跋扈?
再說武信侯馮毋擇的家世,雖與御史大夫馮劫、典客馮去疾同姓,但並無近親血緣。不過是同姓,如今同朝為官,論為同族同宗。
自然也不曾對他呼來喝去,輕視鄙夷,幾番接觸試探,也已有默契——各司其職,協同奮進。
嘴上卻是控訴不停:“秦之君臣辱我慢我!某如何還能待得下去?!於是北出秦地,往東來尋東胡王投奔。”
“還望東胡王收留,此後但憑驅使!”
李左車說完,向東胡王躬身行禮,以示臣服。
李左車依計北出代地之後,便往東行來。
果
如預料,東胡大軍欲要南下,沒有往西去,也不曾經代地。而是直奔著漁陽、遼西一帶而去。
他在濡水源頭上游段,便遇上一支前往會合的東胡某部落軍,表明了叛秦投東胡之意。
就跟著一路來到此處,在此時站在東胡王面前。
正等東胡王接受效忠。
東胡王及寵愛的太子,以及聯盟的諸部落首領數名,皆在此間。
“李將軍儘管放心留下!”披髮留須、潦草粗獷的東胡王,開口之時聲音炸耳。
“晚上本王在王帳設宴歡迎李將軍。現在李將軍就先去歇息歇息吧!”
東胡王說著,當即大聲呼喝:“來人!給李將軍引路,安排營帳讓李將軍歇息!”
有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