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呂布的故事(第1/3 頁)
一陣帶著寒意的風掠過。
呂布打了個哈欠,兩天內不眠不休疾馳了九百里路來到蕭關,就算是他的身體,也會感到疲乏。
對於林墨稱呼上的變化,呂布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隨後甩了甩韁繩,赤兔馬緩步向前。
經過林墨身邊的時候,呂布目視前方沉聲道:“上馬,跟我來。”
呂布的話就像後世小說中儒家的言出法隨,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讓林墨老老實實的重新上馬,並且跟在了他的身後。
一里地,二里地,三里地
走了許久,呂布不徐不疾,也不說話。
這種壓抑的感覺讓林墨覺得很難受,他壯著膽子喚了一聲:“溫侯,我們這是去哪?”
前方的呂布依舊默然而行。
無奈,林墨只能跟著。
“你走吧文向,去吳郡吧,接下來的事情與你無關了。”
又走了三四里地,呂布依舊不言,林墨有種不好的預感了。
重活一世的他對於生命格外敬畏,可有些註定的事情,總歸要坦然接受。
難道,跪在地上求他放過自己會死的好看一些嗎?
但徐盛的末路不應該在這裡。
“公子,盛聽笮融說起過一句你的詩歌,其中一句很喜歡,立談中、生死同,一諾千金重。”
徐盛面無表情,雲淡風輕,“真就是上路,我也願陪公子一起。”
這傢伙是個重情義的人,林墨勸了幾聲,他依舊無動於衷,索性也不吱聲了。
大概走了有十里地,呂布終於躍身下了馬。
“你在這等著。”
呂布瞥了一眼徐盛後看向林墨,“允文跟我來。”
說完,他便走進了驛道旁的林子裡。
林墨揚了揚額,示意徐盛等著,便跟了上去。
二人一前一後,走了一段時間後,眼前豁然開朗,在一處山崗上看去,一群百姓正在春耕開荒。
雖然隔了一段距離,也能看到不少百姓的臉上都帶著笑,頗有欣欣向榮的味道。
“這裡距離蕭關大概十里地,換作一年前他們是不可能跑這麼遠來開荒的,因為租牛遠離外城需要支付擔保金,費用太高百姓根本交不起,再加上這裡遠離蕭關,容易在秋收時候被山賊給搶了先。”
呂布就像是個導遊介紹著這裡的情況,指著其中一塊地說道:“那副龍骨水車就足以灌溉這周邊幾十畝地了,州府出的錢,百姓們只需要付租牛和曲轅犁的錢就夠了。
而且我讓宣高把這周圍的山賊都給驅趕了,平日裡也會有軍士到這一帶巡邏,安全沒有問題。”
跟我說這些幹嘛?
林墨一臉懵逼的時候,呂布拍了拍他的肩頭,沉聲道:“他們都應該感謝你,因為這一切都是拜你所賜。”
“我以為溫侯會殺我”林墨心虛的試探著呂布。
可他似乎沒聽到,只是感慨了一句:“要是伱早生個幾十年,可能我也不會從九原走到徐州了。”
一陣風吹來,舒緩著林墨緊張的心情,他沒明白呂布感慨這番話到底什麼意思,只是靜靜等著。
“坐。”
呂布指了指一旁的石塊,當做凳子坐了上去後,從懷裡拿出了兩個酒囊,把其中一個丟向了林墨。
曾經的翁婿對視一眼後,揭開了酒塞,大口大口的暢飲。
“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故事?”林墨越發的弄不明白呂布到底在想什麼了。
他靜靜的看著這位橫亙在天下武將面前不可逾越的巔峰,發現他眸子裡的堅毅似乎在一寸寸土崩瓦解。
二十五年前,一處小村莊內,一對普通的夫婦帶著三個孩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