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3頁(第1/2 頁)
那些阿三們根本就沒勇氣和清軍抗衡,稍一抵抗就崩潰了,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抱頭鼠竄的逃兵,還有不少人自以為聰明,直接就地躺下裝死,清軍也不去理會這些潰兵,直奔對方主帥而去。
戰鬥進行了僅僅不到一個時辰,印度軍的主帥旁遮普總督被斬殺當場,各部將領見沒了主帥後再也提不起勇氣反抗,當即跪地求降。
這一仗清軍可以說是揚眉吐氣大獲全勝,此戰清軍傷亡僅不到千人,殺敵數萬,俘虜更是不計其數。
戰後,康德果斷下令收編俘虜的印度人,並以八旗制度把這些印度人組成印度八旗,任命和提拔了幾個之前投靠清軍的印度貴族和將領領兵,作為清軍的輔助戰力。
原本在印度,印度人就有嚴格的種姓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級為婆羅門,也就是僧侶貴族。第二等級為剎帝利,是軍事和傳統貴族群體。第三等級是吠舍,其成員是商人和小地主階級。至於第四等級是首陀羅,用通俗的理解來說就是普通民眾。
除去這四大等級外,還有「賤民」,也被稱為達利特,其地位和奴隸沒什麼區別,甚至還有不如。
滿清八旗制度原本就是在半奴隸半封建社會上建立的制度,這個制度在當初入主中原時曾今遭到漢人的強烈抵制,為了拉攏漢人和統治需要,滿清自順治時期到康熙年間,滿清對八旗制度進行了部分修改,從而造成了後來滿清統治中原的改良八旗制度。
而現在,由於印度的政治特殊性反而更適用於滿清最初八旗制度的實施,康德敏銳地察覺到了這點,果斷採取了當年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辦法,那就是在滿清八旗制度下建立蒙八旗和漢軍八旗制度的辦法,在印度建立了印度八旗制度。
相比種姓制度,印度八旗制度更加靈活,對於阿三們也更有誘惑力。尤其是印度八旗制度採取了同樣旗人和其他平民的等級區別,並加上又有「抬旗」的晉升方式,這讓許許多多吠舍和首陀羅階級看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就連剎帝利階級也不反對這種方式,因為康德為拉攏這些階級適當地為投靠自己的剎帝利家族進行直接抬旗,抬入滿洲八旗的儀式,這同樣變相保留了他們在傳統和世俗上的地位和權力。
阿三的散懶的性格和骨子裡的自以為是註定了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征服者,但卻是一個極好的「被征服者」。在軍事上取得大勝之後,康德僅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基本控制住了旁遮普區域,同時由尼泊爾進入印度的另一部清軍也在這時候抵達了印度境內,兩軍一路在北,一路在東,同時向印度中部地區進軍,兵峰直指莫臥兒帝國的核心區域。
第1522章 文明的一大步
巴黎,歐洲的中心。
這個時代的巴黎雖然繁華,並被譽為歐洲政治、文化中心,但實際上在大明人的眼中,巴黎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汙水溝」。
同大明不一樣,現在的歐洲各國還沒有下水道的說法,其實要說下水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有下水道這種東西了,羅馬人不僅在城市裡建立了四通八達的排水系統,還有著公共浴池,供羅馬公民保持身體的清潔衛生。
隨著歷史的變化,當年的羅馬帝國已經成了塵埃,但歐洲卻在這方面反而顯得更為落後,這其中固然有著黑暗的中世紀影響,同時也有著現在歐洲人對於這方面的不重視。
現在的歐洲人個人衛生情況極其堪憂,哪怕是曾今照亮了整個歐洲的太陽王路易十四也是如此。
據說,路易十四幾十年不洗澡,全是上下都是臭烘烘的,為了掩飾濃重的體味,法蘭西人這才發明的香水。
在凡爾賽宮內,整個宮殿居然沒有一個廁所,這在大明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法蘭西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