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孝平皇后悼亡夫(2)(第2/3 頁)
身服侍的老太監道:“趙承恩,你先帶幾個人留下,便在這椒房殿門口,將伺候劉嬰的太監宮女從速杖斃。”
那趙承恩年近半百,朝王莽俯首哈腰,其態卑躬奴顏,自是不在話下,此人身為太監大總管,當今聖上頗為倚重,朝中諸多官員恨不能將其門檻踏破,厚禮相贈。
趙承恩目送王莽離去,隨後喚了數名兵士,命其將伺候劉嬰的太監宮女按在地上,又朝椒房殿內賠笑高呼道:“娘娘莫要怪罪,老奴只是奉命行事。”轉而喝令眾兵士道:“給咱家往死裡打。”
可憐伺候劉嬰的宮人不過是遵從王嬿之命卻平白遭此橫禍。椒房殿外鬼哭狼嚎,王嬿的貼身宮奴直瞧得氣不敢出,過不多時,那兩名伺候劉嬰的宮人便即受刑不住,往生極樂了。
卻說那天祿閣位於未央宮北部,南臨王莽上朝的前殿,主要用於存放九州之內各類典籍以及逸聞書冊。王莽素喜翻閱典籍,是以在他稱帝之後,便在此間審批奏摺,稍得閒瑕時,即可順便翻閱。雲旗兀自身披甲冑,手捧簡牘,悉心查閱,光陰荏苒,使這位將軍的面龐平添風霜,又增幾分老成。
王莽屏退左右,獨自入得閣中,恰見雲旗不時凝眉沉思,便只緩步踱近,隨後問道:“雲旗在看什麼?”雲旗聞聽王莽站在身旁相詢,便即跪拜道:“末將欲將段峰琢磨透徹,是以正自翻閱此人逸聞。”王莽道:“此人之事你已查閱過了,為何還要再看?”雲旗道:“末將為聖上辦事,自該盡心竭力,雖說看過,還是怕有甚疏漏。”
王莽扶起雲旗,好言好語道:“你是朕從小養到大的義子,現下又不是在朝堂,你不必給朕下跪,咱們依舊父子相稱,如此可好?”言下甚顯慈和。
雲旗心下感懷,隨即拱手謝恩,王莽問道:“你們可曾捕獲段峰,問出了劉子輿的下落?”雲旗搖首輕嘆,道:“回稟義父,您遣九霄神教協助兒臣追捕段峰。待得九霄神教中人告知兒臣段峰訊息,我便立刻率兵增援。只是後來,我僅瞧見諸多教徒屍身,卻並未搜捕到段峰。我本想順著些印記去追尋,可當時暴雪連天,委實尋不到蛛絲馬跡,都怪孩兒辦事不利,還望義父責罰。”
王莽並未因此遷怒於雲旗,反而出言安撫道:“這倒不能全然怪你,那段峰曾是御林軍右翊衛中郎將,武功本就高強,而且朕又讓你們定要將其生擒,這樣抓捕起來更是不易。”話到後來,竟自長嘆一聲,續道:“自從軒轅派的段峰救走劉子輿以後,朕便苦思滅掉軒轅派之策,當初本想利用九霄神教與軒轅派的矛盾,要他們自相火拼,可轉眼間六年過去了,始終收效甚微,看來朕只有派出大軍跟軒轅派惡戰一場了。”
雲旗勸道:“聽聞這軒轅派門下共有數萬人,其勢力遍及九州,僅在黃山總壇便有上萬之眾,且都本領高強。當年九霄神教教主呂重霄,曾親率九大法王及座下十萬教眾攻打黃山總壇,最終卻無功而返。這其中緣由,不僅是軒轅弟子本領甚高,還因那裡地勢極為險峻。照此看來,朝廷若輕易攻打軒轅派縱然得勝,也會損兵折將。”話到後來,抬眼觀瞧王莽神色,見他並未表露不悅,隨之放下心來,續道:“現今天下反王四起,近來又有綠林軍等諸多叛逆也跟著鬧了起來,朝廷要是損耗過大,恐怕難以鎮壓其他反賊,是以朝廷該當儲存實力。正如義父先前所言,此派為軒轅黃帝所創,素為所謂正道之首,前朝歷代君王均自頗為禮遇,陛下即位以前,便有些重臣的家眷拜入他們門下,一時間不好輕易撕破臉面,只能靠江湖中人自相拼鬥,待得他們兩敗俱傷,義父再從中取利。”
王莽輕撫鬍鬚,頷首說道:“你說得有得有些道理。”話到後來,神色愈現凝重,竟自深陷愁思,隔得須臾,方才續道:”朕所忌憚者並非只有九霄神教以及軒轅派,這武林中乃是三足鼎立之勢,除了軒轅派以及九霄神教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