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崔妙之將車窗推開一點縫隙,偷偷觀賞著這座屹立數百年的宏偉城市。
車馬自明德門入,經筆直的朱雀大道。
以前聽平室的老宮人說過朱雀大道何等寬闊,如今得見,竟能估計有五十丈寬,可並排跑幾十駕馬車,完全超出了崔妙之對長安曾經的幻想。
昔日繁華盛世可見一斑,非揚州能比。
「今日還要去拜見祖母,無法帶你細看,改日再出門遊玩吧。」蕭策看到崔妙之在悄悄張望,行至馬車一側,誰第一次見到長安能不激動呢。
當年他才十歲,跟著父親前來參加郭茂的宴會,吸引他的不是歌舞昇平紙醉金迷,而是長安雄偉的城門宮室及廣場,望不到頭的朱雀大道,當時他就暗暗發誓,不能偏安一隅,遲早他要做這長安城的主人。
崔妙之心中一暖,微微頷首,沒想到這人還挺體貼的,這一路上也算照顧有加,對蕭策及未來的憧憬好了一些。
長樂宮極大,而且勝在宮室精緻,地理位置方便,飛簷走壁,雕欄畫柱不亞於昭陽宮。
蕭策的祖母安夫人及母親王氏幼妹蕭韻已經在永壽殿等候多時。
「母親,怎麼還沒有到啊?這崔女也太磨蹭了吧,竟讓祖母久等!」蕭韻等得不耐煩,她自幼受寵,對南邊來的聯姻女不滿,出言責備,有些沒大沒小。
崔妙之先去了臨華殿梳洗,見過長輩應該收拾整潔,蕭策就在常住的大夏殿,二者離得不遠。
等收拾停當,崔妙之發現蕭策已在正殿中等候,未見她帶面紗,一瞬間的驚艷後恢復鎮靜,握拳咳了一聲,提醒不早了該去向祖母請安。
「渤海侯至,崔女郎至!」
除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安夫人,永壽殿中眾人立時安靜,王氏正襟危坐,蕭韻等人起身迎接。
「孫兒不孝,讓祖母母親大人久候。」蕭策三兄弟上前行禮,安夫人忙叫起,數月不見,都黑了不少。
「崔氏妙之,見過中山夫人、萍鄉夫人。」崔妙之盈盈下拜,她按照平室的封號稱呼蕭策祖母母親,也算不失禮數,畢竟她還沒有改口。
安夫人銳利的目光停在崔妙之身上,果然是個美人,聽聞長孫本來還抗拒聯姻,結果一見崔氏女真容就馬不停蹄的回長安大婚,這容貌氣度,北地竟無女子能出其左右,名不虛傳,崔簡養了個好女兒啊。
王氏笑著扶起崔妙之,「母親,策兒得這等妙人,好艷福吶。」
心中卻暗恨,沒想到崔女竟這等妖艷長相,自己的侄女可怎麼爭得過。
蕭策安夫人等聽見王氏不合規矩的言語不禁皺眉,娶妻娶賢,要是妻子貌美,那也是贊句好福氣,好艷福那是形容納妾,哪有長輩如此不著調的。
崔妙之何嘗聽不出王氏譏諷之語,但這不是她可以出頭的場合,至少知道未來的婆婆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後也好有分寸。
蕭策不悅,拉住崔妙之胳膊,將她從王氏手中解脫出來,「母親勞累,不如讓三弟陪您先回殿歇息。」
王氏早看到幼子,又黑又瘦的,想必沒少吃苦,正想仔細詢問,婆婆在場不好有失偏頗留人話柄,只言備好了酒菜,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個飯。
這種場合,崔妙之是不方便參加的,她還不是長樂宮的女主人,而是遠道而來的貴客,總不能主人自己家團圓,把客人丟到一邊吧。
安夫人早有主意,她設宴,女眷招待崔妙之,蕭策回來自有將士們接風洗塵。
「崔姐姐,你的步搖真是好看,比我的華美多了。」蕭韻心裡嫉妒,整個北地她是最最尊貴的女郎,無人不巴結奉承。結果崔氏女一來,艷光四射,美貌無雙,把她比下去不說,這穿衣打扮也甩她幾條街,看長兄對她多有維護,如何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