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而後劉徇又攻入長安,只怕於她身故後便要登基稱帝,到時,劉徜之子豈非要為太子?
前世的劉徇並非始終孑然一身,出劉徜孝期後,彷彿也有成婚,卻始終未有子女。而樊夫人,自喪夫後便寡居,竟也再未改嫁。
阿姝說不出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隱秘之事,更不敢斷定樊夫人為人到底如何,可樊氏一門沒落無親族,而劉徇聲名鵲起,卻是不爭的事實。
也許,她的確該多些警惕。
……
卻說劉徇這兩日,已將信都諸事漸熟悉。
為保此地安寧,原陳溫手下大小官吏,他一個也未動,而信都日常政務,也仍交陳溫,原信都都尉,也仍掌郡內城防治安,他自己所領的萬餘人,則只作常備軍。
至於當地豪強大族,他也一律未動其土地人口,一切照舊。有不少大族欲送財帛美婢,他一概謝絕,只偶爾將他們所捐之糧充作軍糧,送入營中與士卒共食。
如此數日,原本對陳溫突然投效頗有微詞的數個官吏,也漸放下心來,仍安守本位,各司其職。
眼見時機成熟,他遂派出數百人,往真定國方向去,將「蕭王已入冀州,以信都為據」的訊息擴散而出,引同為宗室的真定王前來。
待一切部署好,自城外歸去時,又已近人定。
劉徇匆匆趕回屋中,阿姝正半倚在榻上,美眸微闔,睡得舒坦。
她難得一身瑰麗的煙霞色外袍,腰間鬆鬆的繫著腰帶,寬大的衣袖與裙裾鋪展開來,襯得人格外嬌小玲瓏。她一手堪堪握著把帛麵團扇,恰擱在臉頰旁,遮住半張臉,彷彿是為了擋住昏黃的燭光。
這姑娘,似乎常常等著他,便睡去了。
他抬頭仰望,月上中天,的確晚了些,難為她日日苦等。
門外的婢子要出聲提醒她,他只揮手製止,下意識放輕腳步入內。
靠近些,他才看清她手中那麵團扇,繪得精緻。他不由在榻邊蹲下|身,自她手中抽出團扇,細細端詳,只見流水浮萍,雙魚靈動,頗有黃老高妙之境,只是其中一尾魚的魚目處,彷彿因下筆過重,有些瑕疵。
沒了扇面遮擋,燭光直照雙目,阿姝被這忽然的光線刺醒,一手掩目,一手撐起身子,恢復清明後,才見劉徇已歸來,正若有所思盯著她新繪的扇面。
不知為何,她想起魚目處的瑕疵,竟覺有些羞赧,伸手便將扇子奪過,不教他瞧。
劉徇見她這模樣,不禁微笑,輕聲贊了句:「繪得甚好。」
阿姝聽著他溫柔和煦,醇厚如酒的嗓音,臉頰倏然紅了。她在繪畫上的確有幾分自信,此刻聽了誇獎,心底溢位幾分喜悅與得意,卻不得表露,只能拼命剋制著上揚的唇角,故意挺直腰背,作謙虛狀道:「大王謬讚,那魚目處,我便沒畫好。」
她說話時,緊抿著唇,煞有介事的點了點頭,一雙盈盈眼眸,卻時不時偷覷他反應,彷彿生怕他真的贊同自己。
劉徇忽然起了壞心思,故意順著她話道:「確然,魚目有瑕。」他餘光瞥見她忽然垮下的面頰,再也忍不住笑意,伸手撫了撫她烏髮,補充道,「但瑕不掩瑜,你的畫的確甚妙,至少,比繡工好上許多。」
阿姝掩飾不住的得意再度被他最後一句話擊垮,不由瞪著一雙美目,略帶不滿的望著他。
這人,當真非要揭她的短不成?
許是笑夠了,劉徇忽然收斂笑意,正色道:「趙姬,替我繡個香囊吧。」
「大王?」阿姝實在疑惑,為何他才嘲她繡工不佳,轉眼便要她繡香囊?這不是為難她嗎?況且,他似乎也從無佩香囊的習慣。
劉徇卻已然起身,不待她動手,自己將外袍初下,遞給婢子,轉眼又想起了什麼似的,回身囑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