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ldo;立馬村&rdo;東西長,南北窄,村中央有個大戲臺,是附近十里八鄉唯一的一座古建築,具體修建年代已經無從考證,但村民們都願意相信父輩口耳相傳的說法:唐王為了紀念立馬脫險,修建了這個戲臺。每到農曆的六月一,戲臺上都要上演村子裡的傳統劇目:唐王脫險。
每年的,附近各村的人都會聚集到這裡,熱鬧非凡。臺上咿咿呀呀,臺下熙熙攘攘。戲臺前面的大院子裡,擠滿了人,賣衣服的、賣風車的、賣糖葫蘆的、賣糖人的、捏麵人的……附近村落的孩子也都匯聚於此。女孩子紮起過年才扎的紅綢帶,身上穿者剛買的新衣裳。男孩子這天也不放牛了,腰間別著自製的彈弓,腳下蹬著家做的踢倒山鞋,穿梭在人群中間,吃著,玩著,看到不認識的孩子,就要問一句:哪村的?打過招呼後再在山上放牛時相遇,就算是朋友了,彼此會熟識的聊著那天在戲臺前捏麵人的那個老頭是哪個村的、頭上帶粉色髮夾的那個女孩是誰家的。
關於唐王的傳說也許未必可信,但村中央的大戲臺卻是我們兒時的天堂。
(三)毛竹林
村西頭有個大土丘,丘上長滿了毛竹,竹與竹之間疏密有致,高處竹葉一簇一簇遮蔽了太陽,下面卻天然形成了若干小徑。夏天孩子們最喜歡貓著腰鑽進去玩。把自家的牛往遠處的草坡上一趕,就互相打鬧著鑽進竹林,捉迷藏、做竹笛。孩子們無師自通用自己做的笛子吹著兒時的歌。有些手巧的孩子,用長的不高的小竹互相盤結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張竹床,躺上去晃晃悠悠,賽過神仙。傍晚時分,孩子們都趕著牛踩著晚霞往回走。走之前,都要砍幾支毛竹,帶回去,給爹爹放在灶上烤,烤軟了烤出油了,爹爹就用麻繩把兩頭拉彎繫好,作成一張小弓,再削幾支竹箭,做上自家的記號。第二天,大家就都有了遠端兵器,騎著牛兒過山的那頭去放,山的那邊樹多草盛,經常有野兔、野雞出沒。往往是獵物一出現,大家一湧而上群起攻之,有時候會追著兔子、野雞滿山跑,結果大多是射不中目標,卻玩的盡興。如果不湊巧,哪隻懶兔懶雞躲慢了,就馬上變成了刺蝟。大家七手八腳把獵物拿下,憑著標記認回自己的箭,就開始拾柴的拾柴,搭灶的搭灶,很快就架起火堆把獵物烤了上去。
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都興奮的小臉通紅,圍在火堆周圍,眼睛閃閃發光。
如果說戲臺是我們的天堂,那片毛竹林,就是我們的樂園。
(四)三三
有個女作家叫六六,寫過《雙面膠》、《王貴與安娜》,我不知道她是不是還有哥哥姐姐叫五五、四四、三三的,但我認識的三三,已經是家裡最小的了。
三三是村西邊老張家的兒子,因為排行第三,所以叫三三,上面有兩個哥哥,都已經成婚,而他年紀還小。
三三比我小兩歲,圓圓的腦袋小小的眼睛胖乎乎的臉甜甜的酒窩樣子非常可愛。三三是我最好的夥伴。三三知道什麼樣的野菜可以下飯,什麼樣的野菜可以餵豬;知道什麼樣的植物可以作藥,什麼樣的植物能解渴。和三三一起放牛,總有數不盡的新鮮事。冬天下雪的時候,只要三三看一下壕溝邊上兔子的腳印,就知道這隻兔子有幾斤幾兩重。三三讀書也很聰明,我讀六年級的時候,三三讀四年級。我五年級的課本拿給他,他竟然能自己學通。我說將來等你讀完初中,去讀城裡的高中,將來考大學。我上學前都是住在鄉下姥姥家的,讀書後就回到縣城的家裡了。但是每個寒暑假,必然是要在姥姥家度過的。
讀到初中,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學校開始在寒暑假補課。我也再不能去姥姥家度假。直到中考完,我琢磨著三三也應該升初二了,於是買了新的鉛筆盒和鋼筆、複習資料,去到姥姥家。我打算在我離開的時候把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