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2 頁)
日月輪換、四季更替,不會因失去了誰而改變秩序。
人也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半夜更文,自己嚇自己
第56章 自不量力
八年後,大周境外,霧城。
霧城是絲綢之路上一個供商隊歇腳的小鎮,因它旁邊有一座大霧瀰漫的湖泊而得名。
這一片彈丸之地是政權空區,它不隸屬於任一一個國家,卻與四個國家相鄰,其中一個就是大周。
相傳霧城是由一間臨時搭建起來的茶棚發展而來的。曾經有商隊路徑此地,見有一湖,便搭棚休息。出門經商,風雲莫測,有去無回是常有之事,所以商人們常懷感恩之心,留下這間小破棚子方便他人,為的是積德消孽,得佛祖保佑。
後來每一個商隊來此歇腳,都會給茶棚增設。一來二去,茶棚變成客棧,客棧變成商鋪,商鋪變成小街,小街變成小鎮,便有了今日的面貌。如今霧城已是一座擁有一千餘人居住的小城,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多是商隊落單的成員,又有逃難的難民、各國驅逐的犯人、江湖俠士等。
這裡沒有官府管束,人多事雜,必然會有紛爭。所以霧城明文規定,入城不得做違揹人意願之事,不能打殺,甚至不能生氣。如有違者,將會被居民捉拿祭天。但只要在意願之內,做什麼都可以,比如自殺、自輕自賤……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商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業內人士都知道,在這條商線上有四大危機:風沙、迷路、強盜和霧城的津樓。
津樓,顧名思義,一座叫&ldo;津&rdo;的樓,立於湖泊之濱。津,即渡口,也有津液、滋潤、迷津等意思,待了解這座樓後,便可知&ldo;津&rdo;這個字的每一個解釋都符合它的性質。
首先津樓是一座藝術殿堂,因為地處絲路紐帶,它融匯了各國文化精髓,外號小敦煌,一個詞形容它‐‐豐富;其次,它是一個燈紅酒綠的溫柔鄉,匯聚了風情萬種的女人,外號小偃月閣,一個詞形容它‐‐風騷;第三,它是一座不見血腥的刑場,不知送走了多少英豪,外號小閻羅殿,一個字形容它‐‐甘。
便有人問,一座樓而已,為何稱之為行商四害之一?
反問,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最難過的一關是哪一個關?既不是火焰山也不是獅駝嶺,而是女兒國。
津樓便是女兒國一般的存在,它主動害人嗎?它不害。它是靜止的,一直是人向它走來。而那些葬身津樓的人,與其說是被它蠱惑詛咒,不如說是死於人性的劣根。
津樓如今的老闆姓王,名以樓名而冠之,所以其名&ldo;王津&rdo;,話說已經六十七歲了。
大漠之夜,月明星稀,地上篝火張狂,歌舞昇平。津樓裡,數百人圍坐在臺下,一邊吃酒一邊欣賞臺上女人熱情露丨骨的舞蹈。
西域的女人不像中原的女人那麼保守,她們穿著相當涼快,一件描金的裹胸,一條欲掩不掩的裙子,外加一件遮擋風沙的披風便是日常服飾。她們圓潤、浪漫、絢麗而大膽,如同壁畫上的聖像。
‐‐&ldo;噯!聽說王老闆在湖對面的一座小洲上逮到了傳說中的仙鹿,飲其血,而恢復了年輕時的模樣!&rdo;
寸草不生的大漠中竟然有一片無垠的湖泊,已是不常,又長年霧氣籠罩,百步之遙看不見任何東西,更是詭異。關於霧湖的傳說又多又香艷,酒客們津津樂道、百聽不煩。
‐‐&ldo;湖對面哪有小洲?我在這打漁十來年了都不曾見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