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第1/2 頁)
再一個原因,蘇聯對蒙古和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動作也牽制了情報處的注意力,讓這一行動得以實現。當漢華發現的時候,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第八軍和第六軍已登上臺灣島,美國第7海軍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在菲律賓的第5艦隊進入海南島,掩護日本撤軍和護送蔣介石的部隊登上臺灣。
這一切打亂了凌芸的計劃,所以袁桐才發那麼大的火。蔣介石佔據臺灣會牽制中國很大的精力,也成為美國制衡中國的一個棋子。日美同盟關係竟然提前出現。
後世的時候,日、美、韓、臺、菲的聯合死死卡住中國,第一島鏈控制了中國進入太平洋的通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又控制了中國進入大西洋的通道。為此中國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缺沒有把握和美國開戰,不得不以韜光養晦的戰略發展經濟,想壓過美國的勢力,談何容易?
以凌芸和袁桐先知先覺的優勢,也不過控制了朝鮮半島,如果失去臺灣,再失去控制日本的機會,對中國、漢華的包圍還是形成了,這也是凌芸不能容忍的。外蒙北部出現的情況,臺灣出現的變化,迫使凌芸必須做出決定,解決這些問題。
牽一髮而動全身,那就來個徹底解決。這一次漢華將不再隱藏實力,戰爭不能擴大,以免把二戰延續下去。從歐洲戰場轉移到亞洲,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第三次就爆發。所以,這一次作戰是戰略性的,並非戰術性的,威懾作戰的意義,遠遠大於實際上取得的戰果。
根據來自日本方面的情報,日本已經徹底殘廢,漢華對海上的封鎖,讓日本經濟崩潰,他們真的快陷入絕境。如果不是如此,日本內閣不會同意接受美國的條件。
東條英機終於下臺,鈴木貫太郎出任日本首相,內閣成員也從軍方轉移出來,大部分是政治家擔任,開始日本的所謂和平程序。日美同盟簽訂,美國第17艦隊進入關島,有進入日本的可能。
漢華軍事會議最後確定,由關明遠指揮南部海上戰鬥,而南部海上戰鬥的目標就是琉球群島。凌芸不會讓沖繩島成為美國的空軍基地,也不會讓他成為日本的領土。所以這一次漢華海軍組成東海艦隊,在韓國南部擊中兩個海軍陸戰師,共計一萬六千人,東海艦隊數量並不大,只有五十艘大小戰艦,是漢華最先進的飛彈艦隊。
由旗艦東風號重巡洋艦和各種飛彈驅逐艦組成,最大的變化是有八艘直升機驅逐艦,艦隊司令是原第一艦隊參謀長郭雲,他終於當上艦隊司令,還是指揮這一場決定性海上戰鬥,心情當然激動。
迎著稟冽的寒風,漢華東海艦隊離開釜山港,保護三十多艘大型運輸船向沖繩島方向航行。對於漢華海軍艦隊進入東海,日本方面已然無能力,經濟崩潰讓日本不得不把他們的龐大聯合艦隊變成海岸護衛堡壘。很多老式戰艦解體,返回工廠拆毀,日本已無力維持龐大的海軍,這是無奈之舉。
凌芸的消耗戰略終於讓日本知道什麼是貧窮,很驕傲的日本像是鬥敗的公雞,聳拉下翅膀。大批的軍隊復員,恢復到和中國開戰前的狀態,陸軍部隊保留二十個師團的常備力量,軍隊銳減到不足百萬,所有海陸空的軍力總和只有九十多萬。
就這些軍隊也讓日本喘不過氣來。沒辦法,他們不得不承受高昂的價格進購物資。最讓日本欲哭無淚的是,漢華竟然向日本出售物資,卻沒有一個是官方正常貿易,進來的全是走私貨物,絕大部分是糧食和日用民生物品。走私是沒有關稅的,日本政府撈不到一分錢,百姓是活下去了,但日本的經濟卻完全混亂。走私猖獗,必然讓法治崩壞,犯罪率急劇增加,國家投資不起,市政建設弄得東京十分破敗,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整個日本如同一潭死水,為了鼓勵百姓堅持下去,為了保住皇家統治,天皇也只好結衣省食,生活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