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靈州的疑雲;混沌的時空(第1/2 頁)
上輩子
針對裴高遠的奏章,朝臣的意見分為兩派。
一部分人認為即便回紇不出手,整個隴右缺兵少將,也早晚落入番邦之手,藉此機會也正好可以讓回紇和吐蕃鷸蚌相爭,減輕朝廷壓力;另一派則認為祖宗留下的疆土絕不可失一寸,且隴右是大唐和西域的聯結之地,一旦回紇拿了庭州,整個商路都會落入回紇的掌控之下,長遠來看損失不可估量。
而韋堅和李泌的意見也是相左,李泌認為當前不管作何選擇都只是權宜之計,待大唐國力恢復,重新奪回亦未不可。韋堅認為不能答應回紇的要求,因為回紇一旦藉此獲益,此後必然得寸進尺,為將來埋下隱患,對回紇當以利誘之。
眾說紛紜之下,肅宗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李非見長安遲遲沒有迴音,便知朝臣們分歧巨大,便再給何魁寫信,告知靈州可向回紇派駐火槍教練使,精進回紇騎兵的射術,力保回紇不敗。若是擊破吐蕃,不管戰場在何處,一切戰利品都歸回紇所有,大唐絕不染指。至於庭州之地,暫時擱置,待以後再行商榷。
李非這就等於給了回紇在大唐境內搶掠的權力,本身整個隴右地廣人稀,能搶的無非也就是牛羊馬匹,這也是李非唯一能想到的折中方案。
葛勒可汗再次同意,訊息傳回長安,肅宗終於長吁了一口氣,同時對於李非在靈州的這番操作心生感慨,以至於他私下對李輔國感嘆道:
“若是李非對朕絕無二心,能居右相之位,我也不至於日日愁結,夜不能寐。”
“可李非可怕就可怕在這點,陛下,若外患平定,萬不可對他心生憐憫。”
回紇十萬大軍在得到肅宗的允准後,自甘州入境,李非讓裴高遠挑選了十名火槍精銳隨回紇大軍出征,向安西四鎮挺進。
乾元二年春,吐蕃大軍進犯于闐鎮,四千于闐守軍拼死抵抗,奈何兵力實在相差太大,十天後陷落,守軍全軍覆沒。隨後,吐蕃大軍跨越圖輪磧,直逼龜茲,同時分兵兩萬包圍疏勒。回紇大軍適時抵達,在龜茲和吐蕃開始了廝殺。
兩軍對壘,吐蕃騎兵先行發起衝鋒,速度剛起,就見對面陣型之中無數青煙暴衝而起,發出一連串悶雷般的響聲,只是一輪照面,吐蕃兵將還沒有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先鋒軍便成片的掉落馬下,瞬間死傷三千餘人,陣型頓時散亂,回紇騎兵趁勢殺出,吐蕃主將驚懼,無心戀戰急忙撤兵。回紇大軍一路追殺,吐蕃潰不成軍,留下一地的屍首,隱入大漠。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回紇此一役便奪戰馬六千餘匹,兵甲無數,自身傷亡不過百人。
葛勒可汗對於這樣的戰果欣喜若狂,直接向靈州送去了牛羊五千只以示答謝,並讓靈州加緊向回紇運送火器。對於此前李非所說的一旦戰事開啟,可低價購入火槍隻字不提。
十萬吐蕃大軍,一擊即潰,督戰的馬璘也看的瞠目結舌,一番詢問過後,方知回紇所用的火器乃是從靈州採買,但此前他聞所未聞,產自大唐的神器,竟然被回紇所用,更為過分的是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馬璘氣憤不過,直接一封奏章發向了長安,質疑靈州有通敵之嫌。
李非對此早有預料,提前讓裴高遠在朔方必經之地的郵驛安排好人員,將奏章直接截留,替換成龜茲大勝的軍報。
從接到吐蕃犯境的訊息到吐蕃大軍土崩瓦解的軍報便傳回長安,還不到一個月,粗算下來,如此大規模的戰鬥也不過僅僅持續三兩天的時間,肅宗對於這樣的軍報有些懷疑,滿朝文武也是不信,認為吐蕃絕不會如此不堪一擊。可隨後靈州裴高遠上書,說回紇助力大勝,奪戰馬逾萬,葛勒可汗將向大唐呈賀表,附送牛羊五千,。
而杜懷安也同時上奏,說靈州已將五千牛羊南送長安,不日將至。肅宗和百官這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