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何欣孃家(第1/2 頁)
祝姥姥是解放前來到大西北的,當時是跟著在部隊供職的何姥爺來的。 何姥爺和祝姥姥是在中原老家結的婚,祝姥姥的哥哥和何姥爺是軍校的同學,兩家家世相當,都是當地望族,祝舅姥爺介紹了自己妹妹嫁給自己的同學兼好友,在當地也算是美談。 結婚兩年,祝姥姥懷孕幾個月的時候,就跟著何姥爺一起來了大西北。 何欣的大姐何榮就生在路上,好在當時何姥爺雖然是文職,也算是軍官級別,有勤務兵,何榮的出生並沒給祝姥姥帶來多少麻煩,反而是帶來了生趣,何榮也成了祝姥姥最喜歡的女兒。 大姐何榮自出生後,過了一段大小姐的日子,沒兩年,解放了,何欣的哥哥,何泉,也是祝姥姥唯一的兒子出生了,一兒一女,祝姥姥算是兒女雙全的人。 剛解放的頭幾年,一切都還好,何姥爺本身就是文職軍官,在解放時,也是一起起義的。家裡也就是沒了勤務兵,祝姥姥也開始在街道的安排下做勞動人民,祝姥姥去了裁縫鋪。 祝姥姥從小也是大家小姐,識文斷字,針線什麼的原本就好,只是以前最多就是繡個花,給父親哥哥做件衣服,在裁縫鋪裡就辛苦多了。 祝姥姥是個心氣高的,自己憋著一口氣,沒幾個月,就能獨立裁剪各種新式衣服,加上繡花和做盤扣的手藝好,自己見識多,做的衣服很受大家歡迎。 同樣的布料,差不多的樣式,祝姥姥只在一些地方做些不起眼的小改動,就能讓人穿上有不一樣的效果。祝姥姥在裁縫鋪算是站住了腳,成了師傅。 這期間何欣也出生了,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再多個兒子或許還能受些重視,可這個女兒,就沒受多少關注了。再說,這時候兒子也才兩歲多,沒了勤務兵,耗費了大人不少精力。 祝姥姥白天要去裁縫鋪上班,對這個二女兒關注的並不多,沒幾年,最小的女兒何芳要出生了,這時候大女兒何榮早上學了,何泉是祝姥姥唯一的兒子,捨不得送去育兒所,祝姥姥乾脆就把剛三歲的二女兒送去了育兒所。 在那個年代,雙職工家庭,家裡沒老人幫忙,小孩幾個月就送去的,也有,那是全託。 家裡有老人或家人幫忙帶的,一般就是四、五歲了,送去上個一兩年學前班,學學讀書的規矩,就可以直接上學了。四、五歲的小孩,能自己吃喝,自己上廁所,也能明白大人的話,一個班幾十個孩子,老師忙得很。 三歲就是個比較尷尬的年齡,去全託班吧,有點兒大了,不會受老師關心,而去學前班吧,這也跟不上。 何姥爺每天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多,在四個孩子都上學後,何姥爺已經沒有班上了。他每天都有大半時間待在家裡,家裡四個孩子讀書,只有祝姥姥一個人有工資,家裡的生活已經捉襟見肘。 社會混亂,學校也越來越亂,當大姐何榮在師範學院讀書時,中學已經不怎麼正經上課了,學校裡各種活動不斷,在何欣13歲的時候,何欣和同學一起輾轉十多天,去了京城,親眼見識了世界和他們心目中最神聖的人。 等何欣從京城回來後,何欣更不願意好好學習了,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每天都在亢奮中,何姥爺看到女兒的狀態,只能心中嘆氣,卻不知道如何勸解。 何欣在家中是唯一像何姥爺的孩子,其餘三個兄弟姐妹都更像祝姥姥,有著傳統人家心目中最具福相的圓臉,大眼睛。何欣有一張鵝蛋臉,一雙丹鳳眼,尤其是眼睛,和何姥爺最像。 何欣也是家中唯一繼承了何姥爺文藝細胞的孩子。能歌善舞,在文藝活動中總能獲得主角的位置,這樣過了幾個月,何欣傷心的回家,因為何姥爺被徹底打倒了。何欣被稱為‘狗崽子’,再也不能去參加文藝活動了,不止是文藝活動,在學校,何欣已經被孤立。 何姥爺對家裡幾個孩子都很好,心裡最偏愛的就是何欣,只是不會表露出來,相反對何欣,何姥爺寄予著更高的希望,也就顯得更嚴格一些。 何姥爺不止一次對何欣說,學校現在學不到什麼東西,又亂,不去學校也行,就是不要再四處跑了,外面亂又危險,不如在家自己學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