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第2/4 頁)
出發隨便說說,你可以跟33那邊兒討論著來。”
“陸總您說。”
“我是覺得不用以職業來劃分嘉賓型別,又不是文藝晚會,唱歌跳舞,相聲小品夾雜著來避免觀眾疲勞。職業什麼無所謂,哪怕你們請六個演員來呢,更重要的不是嘉賓之間的化學反應嗎。”
“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這麼說吧,我覺得在這樣一個團隊裡,既需要體現出尋找線索,分析兇手破案過程的有趣,又能帶給觀眾歡樂,至少需要這幾種分工。首先是一個組織者,能夠有效擔當起流程推進的作用,最好能是專業的主持人,具備良好的控場功底,同時還能幫助其他嘉賓發揮出各自的閃光點,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能撫慰大夥兒,是將整個團隊凝聚起來的核心。這種節目的核心是講究一個沉浸式體驗,成片固然可以剪輯,但是如果錄製的時候就太鬆散,你再剪輯也找不到節奏,相信我,這是我剪了那麼多《善見城》片子的經驗之談。”
李敏很聰明,立刻便領悟核心,點頭道:“確實,而且是需要具備極強綜藝感,資歷也足夠帶得動其他嘉賓的老江湖。”
“沒錯,綜藝感也很重要,這也是對其他大多數嘉賓的要求。”
“大多數?”
“當然,一個節目裡全是聰明人固然可以,但適當地有幾個‘傻子’也同樣會帶來有趣的效果,傻白甜擔當一定要有,長得好看,天真單純,容易被人帶著走搞節目效果,也能適當充當攪局者的角色。真正好笑的笑話表演者都是一本正經地講述,而綜藝效果也是,嘉賓不自知地搞笑,還自以為自己的推理完全正確毫無漏洞,實際上與真相背道而馳,這是非常容易出效果的。”
“娛樂圈……天真單純怕是要有點兒難找哦。”
“你關心的點也有點兒歪呢。”
“這不跟陸總您學的麼……”
“有沒有無所謂,觀眾們相信其人設就行,找立得比較穩不容易翻車的那種。”
“好,我記下了。”
“其次,破案類節目,智商擔當至少要兩人,無論他的推理是否與真相相符,至少闡述起來要讓觀眾們覺得真是那麼回事兒,最好是表述能力清晰,提煉案情關鍵點,讓觀眾們相信他們邏輯也被他們帶著走。對了,而且他們本身的背景也可以增加觀眾的信任感。”
“本身背景?”
“是啊,比如高學歷,普羅大眾天然對高學歷的人就更容易相信一些。”
“好的,娛樂圈裡高學歷的不太好找但也不是沒有。”
“還得有氣氛擔當也得有,腦袋裡好梗爛梗一大堆的,時不時能冒點兒金句出來也可以是名場面。反正一個綜藝節目想要出圈兒,想要向外部傳播,一定要有讓粉絲津津樂道,外人看起來也有意思的名場面,其中一些我們可以自己設計,一些還是得靠嘉賓們臨場發揮,只能妙手偶得。”
“陸總,您這還真是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呢’。”
“我就那麼隨口一說,反正思路你懂了吧?”
“完全明白,不僅要找這些所謂的擔當,我們還應該將他們的這種形象放大,成為他們在節目中乃至整個娛樂圈裡的標籤。”配合了這麼久了,李敏已經和陸啟很有默契了。
“說得很好,就是標籤,這是一種最經濟的做法,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哪怕時不時提那麼一句就能立刻產生節目效果,觀眾們也喜聞樂見。比如高學歷的智商擔當,完全可以經常把自己的畢業院校掛在嘴邊嘛,刻意又不刻意地,比如說‘其實我們那啥啥大學也就還行’之類的。”
“行,您看,所以我得自個兒把檔案送過來給您看唄,我這就找尹妮他們溝通,這份名單裡的人差不多得換一大半的樣子……”
“這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