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卒(下)(第1/3 頁)
濟南來的人丁?
張榮與那隊人擦肩而行,實則放緩腳步,豎起了耳朵。
卻聽那青年隨口道:“那些濟南人……不行。”
嗯?這是什麼話?看不起濟南人怎地?
張榮把耳朵豎得更高了。
“蒙古人怎麼對待擄掠來的奴隸,我們都清楚的很。其虐待之殘忍,殺戮之酷烈,大概與當年女真人入主中原時的作為差相彷彿。那些濟南人落在蒙古人的手裡雖只一個月,恐怕身體虛弱,吃不住沉重勞役。另外,蒙古人肆意屠殺的另一後果,便是地方上疫病橫行。”
旁邊一名相貌威嚴的武官道:“那便還是由我先管著。按照之前的老規矩,先敷設營地,分散安置,充足供給數日,稍稍將養身體,再讓醫官巡視。待到體格壯健了,另行安排。”
“嗯……安民兄,百姓們的吃喝上頭,不必儉省,給得多些無妨。咱們都是貧苦出身,不唱什麼高調,想得周全些,紮紮實實地待百姓們,比什麼都強。”
“好。這你放心。我們從蒙古人手裡勒索來的東西,本來便是山東的民脂民膏,正該用回到百姓身上。”
“另外,營地不止放在海倉鎮。掖縣、西由鎮、乃至膠水縣、招遠縣等地,都要規劃起來。待條件成熟以後,將各地百姓參雜安置,這些營地就地轉為軍堡,與原有的軍事據點形成呼應。蒙古人來一次,大半個山東皆如驚弓之鳥,我們把這些換回的俘虜們安頓好了,各地百姓都會投奔……到時候,有得你要忙了。”
武官哈哈大笑:“再忙些更好,做這些事,我心頭快活得很。”
“劉成和張信兩位協助安民兄。依舊按照之前所說的,每設一營,便從中選拔輔兵,進行初步軍事訓練。兩位莫辭瑣事勞苦。”
兩名軍官連道不敢,恭敬應是。
青年半轉過身喚道:“晉卿?”
一名長鬚高大漢子微微躬身:“在。”
“你手底下的人,也要及時跟進,要向百姓們宣揚我們的規矩,讓他們漸漸習慣我們的軍戶、蔭戶體制。”
“已經招募了一批書生,稍加培訓,就能遣出宣揚政令了。說到底,眼前這一場,咱們贏的漂亮,有這事實在,比口頭宣揚更加有力。”
青年哈哈笑了兩聲,又道:“聽說那些書生,都是這幾日裡投奔來的?”
“是。”
“我會抽空接見他們,加以撫慰鼓勵。但晉卿這裡,也不能放鬆了管束。”
“節帥的意思是?”
“蒙古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們保留了草原民族的質樸之風,又在成吉思汗的統治下獲得了高效的體制,自上而下嚴明法度,如臂使指,堅決執行。我們的定海軍要對抗強敵,也當如此。所以,我不需要只會誇誇其談的書生,更不允許有人拿著經藉,歪曲我們的政令。晉卿要盯緊些,書生們能用就用,甚至可以超拔,大用。但不能用的,直接扔下去種地,莫留情面。”
“遵命。”
那青年繼續往碎石坡地頂端去,走了兩步,想起了一開始的話題。
“不過,這周邊戰場,確實需要抓緊收拾。這會兒海風已經刺骨,到土地結凍,活兒就真沒法幹了,就算是蒙古人,長久曝屍於野也不合適。你想想辦法,從哪裡能挖出點人來?”
那長鬚漢子稍稍沉吟。
“倒有一個來路。”
“哈哈哈,什麼事都難不住晉卿,快講。”
“定海軍節度使鎮撫諸軍防、刺,總判本鎮兵馬之事,有排程登州、寧海州兩個支郡兵力的許可權。此前軍務緊急,咱們未曾與兩州的地方官員往來,這會兒正可以行文兩州,令他們派遣兵力協助……一來填補我們人手的空缺,二來也讓兩州上下見識見識我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