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5 頁)
封。後來,二帝落入敵手,趙構就在部下的擁戴下繼承皇位。
繼位之初,趙構本有振作之心。可惜,在一場接一場的失敗下,他逐漸頹喪下去。特別是在劉、苗變變之後,整個就好象變了一個人,變得深沉陰鬱,說起話來也是夾槍夾棒,看人的目光中充滿了懷疑。
對於官家如此做派,張浚很不以為然,作為老臣,他心中也是異常不滿。
聽到這話,他大步走進精舍,將自己的奏摺和捷報遞了過去,道:“淮西大捷,李成乞降,大寇李昱授首,自此,淮西、淮北已經被我朝收復,為官家賀。”
趙構接過摺子和捷報,也不去看,隨手就扔在案上,淡淡一笑:“朕聽說招降李成,百萬軍中取李昱首級的那個王慎王道思是你的門生。想不到張卿門下有那麼多人才,隨便派出一個門人,就能單騎將整個淮西局面扭轉過來。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卿家若有好的人才,不妨給朕推薦幾個,切不可敝帚自珍呀!”
這話隱約中有點戒備之意,張浚的眉頭皺成一團,道:“我手頭就幾個幕僚,都不是正經出身,才具也有限得緊,當得起什麼大用?”
劉光世的捷報以快腳遞送來建康也不過一日一夜工夫,當真是快得讓人難以想象。接到這份捷報的時候,張浚大為振奮,作為官家的心腹肱骨,作為大宋朝實際的宰輔和當家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就是一個爛攤子。
首先,女真人在北方蠢蠢欲動,時刻都有南下的可能。,再其次,江淮地區遍地賊寇,別說去剿了,人家不來打你就算是阿彌陀佛。沒辦法,打仗,首先打得就是錢糧。如今國家財政已經到了崩潰得不能在崩潰的地步,各部官員已經半年沒有領過俸祿,士兵那邊也是飢一頓飽一頓,眼見著就要散了。
為了支撐這個亂局,張浚除了不斷下令江南諸省儘快解送錢糧來江寧,印鈔機更是日夜不停地印刷交子、會子,印得這玩意兒比草紙還不如,到最後,為了推行新鈔,更是使用雷霆手段強力彈壓,弄得朝野一片哀鴻,人人唾罵。
若不是他張浚秉著一顆公心,心志堅定,早就被人給罵死了。不過,這一個月來,他的頭髮還是白了許多,身子也是日見不好。
如今,官家、朝廷、各軍包括他張德遠在內都眼巴巴地看著江淮,等著秋糧入庫,也好度過這個難關。
第五十五章 趙構(二)
要想平定江淮,還只能靠劉光世的淮西軍了。
劉光世兵馬最多,地盤最大,特別是在東京留守司兵馬撤到建康府之後,他劉平叔還真有點一柱擎天的味道。
可這個劉太尉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在楚州和女真人戰,一敗塗地;和流寇戰,一潰如注。對於樞密院的命令也是陽奉陰違,成天躲在楚州城裡,只命小股部隊出去應個景了事。
這種混天度日的統帥,早就該撤了,換成敢戰之士。
偏生官家對這個劉平叔信任有加,好象根本就沒有換帥的念頭。想來一是想著他救駕駛的情分,二是覺得劉光世好歹也是將門出身。不用他,換別的人去也不能服眾
劉光世靠不住,眼見著流寇四起,江淮一片糜爛,今年的秋收也指望不上了,張浚有種絕望的感覺。
就在這個時候,奇蹟發生。
先是李成派使者進京請求招安,接著就是王慎王道思橫空出世。
當初,李成請求招安一事張相本不怎麼放在心上,也不指望這個大寇能夠派上用場。李伯友乃是遼地大豪出身,以前又不是大宋的子民,對於宋王朝也沒有絲毫的忠誠之心。他之所以請求招安,大約是勢力受損極重,想借朝廷的名號得片刻喘息之機,你也根本就別指望他為國家出力,能夠不搗亂就算好的。
因此,張浚就按照以往的慣例,請了聖旨,派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