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3 頁)
張學良還下令民兵部隊進行大規模的開荒屯墾運動,讓東北的大片荒地被開發利用起來,也增大了東北的耕地面積。
經濟發展方面,建立一批政府經營的&ldo;國企&rdo;,除了東北煉鋼廠、發電廠、煤炭加工廠、木材加工廠、電動機廠、糧食加工廠、電器廠等重要大型企業,服裝廠、塑膠廠、橡膠廠、玻璃廠、印刷廠,造紙廠、腳踏車廠、火柴廠、農藥廠、化肥廠、牧場、農場等民用中小型企業也大力發展。在政府在大力發展政府經營的大型企業同時也注意保護私營工商企業的發展,允許個人企業單位經商,但是軍隊和政府內部人員不許從商。之外,張學良還很醉心地準備成立數家&ldo;國營&rdo;大型公司,進行軍民兩用的生產,戰時立刻轉化為武器生產公司。東北金屬公司、東北發動機研製公司、東北重型機械公司、東北能源公司、東北鋼鐵公司、東北&ldo;白山&rdo;醫藥公司等日後一批後來享譽世界的軍火大亨就是在張學良的大力推動下陸續建立起來。為了推動東北金融機構的完善,東北工農銀行也於1928年12月1日成立,後期還有東北建設銀行、東北人民銀行等數家金融機構成立。這是東北政府自己的中央銀行,擔負著東北金融、貨幣流通、穩定物價等經濟方面的重任,張學良對金融方面可謂是一竅不通,這種頭疼的事情就交給銀行的那些專家負責吧。除了工業、農業外,張學良還讓相關部門制定了寬鬆的副業第三產業等等發展的條框,鼓勵支援這些行業的發展,從而增強東北政府的經濟收入。
東北財政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便是石油。
本來東北在新中國建立前一直被國際上那些地質專家認定為&ldo;不可能產油&rdo;的地區,但是由於張學良的&ldo;先知&rdo;,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數個東北大型油田在1929年初被提前幾十年開採出來,當然他對外託稱是邀請了德國地質石油專家勘探出來的,&ldo;中國東北石油集團公司&rdo;隨之成立,這是東北政府直接控制掌管的亞洲最大的石油集團公司,張學良則是最大的股東。同時油田附近衍生出大批化工集團和化工加工廠也拔地而起。氨廠、硫酸廠、電解鹼廠、乙烯廠、塑膠加工廠等石油化工廠的發展不但能解決東北的軍民能源問題,同時還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促進東北經濟發展,這其中還能培養東北的化工人才,生產的石油化工產品對國內外銷售又能增加財政收入,一舉多得。當然這些油田油井的重要張學良也心裡很清楚,為了不被敵對勢力破壞,張學良準備特地調撥軍隊和武警進行保護。
民族前進的動力在科教。科學和教育也是東北的發展重點,張學良和張作相、莫德惠等人仿造後期新中國的教學制度(大半是張學良的&ldo;創意&rdo;),結合東北現狀制定了一套嚴密的&ldo;東北教育大綱&rdo;,學校教育設定為幼學教育(一年)、小學教育(六年)、初中教育(三年)、高中教育(三年)和大學教育。新出爐的《中國東北教育法》規定東北7歲兒童必須上學接受學校教育。各地政府興建學校,每個市(縣)的小學和中學的數量都有相關法律規定。爭取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全東北適齡兒童就學率能達到90以上。同時為了方便文化交流和文字使用,東北政府推廣簡體字,主要由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和著名教育家王世傑負責,教育部現行公佈了3000個常用漢字的簡繁對比表和現代漢語拼音方案(這又是張學良通宵n個晚上的心血成果)。
大學是教育高等學府,綜合性地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它選拔具有高中以上學歷者進行教育和培訓,並以考試考核的方式檢驗其所學知識和技能。大學通常被人們比作知識殿堂上的象牙塔,可見它對教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