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的教育制度簡述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巨獸求生戰場:開局獲得幸運七!末世想苟,可我開局雙神天賦夢幻西遊: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被雷劈,然後獲得天降美少女?全民海島求生:我能聽到萬物心聲華夏魔術師:全NBA都想斷我球詭海求生,什麼女船員呀,是祂們三國殺:命運抽牌,我化身大西王我的系統太懂女主了異維文字遊戲公路求生:和姐姐一起靠莊園苟到天災求生,全民守護鹹魚領主網遊之仙途覺醒:自帶頂級功法聯盟之最強財閥上單美利堅:從每日情報開始這個巫師只想帶學生修仙:我有一個物品欄別人聽勸仿明星,你開局扮神明?網遊之我在遊戲裡封神三國從海島屯田開始

禁書”,所看過的東西全是一堆大路貨。以至本大百曉生屬於琴棋書畫無一不曉,無一精通,博而不約。可惜一般各路專才似乎從不上網混,所以塗鴉至今作法不自斃,可以繼續安心當網路南郭。

當然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博學乃是很有學問的意思,屬於國人口頭書面所使用的高階的嘉獎詞彙,雖然塗鴉毫釐之才,千里不及,但聽了仍受用無比。不過作者有無學問,其實有時連讀者也說不上來,這年頭搜尋器的出現,鵝卵石都能硬充夜明珠,連餘秋雨這樣的國學盲都能幾成中國文學的最高意識形態總監,哪怕“六億神州皆堯舜”也沒什麼出奇的。不過大概的判定標準無非是看誰更能引經據典,巧妙地運用大堂之辭來闡述市井之論。

但對學問的過份“崇拜”乃是傳統使然,這種傳統價值觀的根深蒂固,可惜咱們似乎從來沒有琢磨過,“學問”這個概念的真正定義是什麼,而為什麼有學問便需要被世人所佩服讚譽?是不是咱們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去積累這些學問,而這些學問又對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什麼正面以及功利的作用?因此無法對“學問”一詞進行嚴格定義,咱們的傳統國學系統必然將成為一個三教九流齊聚的大雜燴。至少論罵人的學問,敝民族堪稱博大精深,哪怕當世的市井英豪巾幗們,也只能“秋豪之端萬分未得處一焉”。可惜把槍架在這些人的腦袋上,也不會為了一己之私,去將“罵人之道”申請國粹吧?

但是如果將“學問”緊緊限定在了以書本形式流傳至今的知識上的話,那咱們讀書的意義究竟何在?難道就是要將這些玩意兒背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那咱們的語文教育似乎毫無存在的價值,專門傳授學生上網使用搜尋引擎的簡易之技不就得了?似乎咱們從來沒有發見過,在學識和思維能力兩者間,讀書所取,完全應該是後者。可惜老祖宗不明白這個道理,專門讓先賢的書本閹割大腦,毫無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使得自從春秋戰國之後,敝民族史上似乎沒出過什麼像樣的思想家,科學家,數學家,倒是學問家如過江之鯽,遍地叢生。

其實毫無(傳統)文化並非奇恥大辱,相反魯迅鼓勵青年少讀甚至不讀中國書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命中了傳統文化的死穴。其實古人的文化思路十分狹窄,只要看看唐詩宋詞就知道,格律到不是關鍵問題,至少宋詞的格律更繁瑣,但比唐詩好寫多了。但僅僅用詞一項上,便是大同小異,永遠只能在“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這些東西上打轉。從南北朝開始的山水詩派到盛晚唐的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直到北宋的江西詩派,其實全是一個路數。“永明體”所謂的“好詩流美流轉如彈丸”的“四聲八病”主張雖使得古詩的聲律之美立現,為唐朝的詩歌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其副作用就是將詩歌牢牢地固定在了形式主義的範疇之中,<<詩經>裡豐富多彩的立體生活從此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副絢麗多彩的平面圖畫。西昆體在宋代詞壇風靡一時,被黃庭堅嘲笑為“隨人作計終後人”,立志改革詩詞壇,最後不過也嘟噥出點諸如“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的屁話,往故紙堆裡用典成詩。所以杜甫這老傢伙的詩作雖然幾乎篇篇佳作,但在立意和用事上過份單調,用詞也是“無一字無出處”,或許這點上,只有李白這中國千年才能出一個的天才僥倖出淤泥而不染,有點起碼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雖然這輩子這老東西寫過的爛詩數量跟好詩數量差不多。

當然古文言是死文字,離開用典估計就寫不出什麼好東西,所以賬也不能完全算在老祖宗頭上。但格調單一的寫作形式,使得中國文學自秦漢以後,在藝術和思想上,就完全呈下坡趨勢。所以我估計到死也不會明白餘秋雨這類只不過將“用典”現代化的同志究竟有什麼稀奇之處?他的成名無非不過沾了“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淫妻性宴死亡通知單 第二部淑女當家向日葵班異鄉口福縱橫法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