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安樾微微欠身:「有勞。」坦然跟隨而去。
蒼楠:「……」適應得倒是快。
而此時紙鶴應是已抵達對面,那邊喧鬧聲止,一會兒百禮騫的聲音又傳來:「聖子既安,是不是該出發了?」
陳有一聽,立刻繼續中斷的儀程:「新人登舟畢,入宗門——」
連線兩船的廊道收起,迎親船緩緩後移,留出足夠的間距後,再往前側轉彎,繞出半個弧度,往天衍宗大門方向駛去。
隔著數十丈的距離,九嶷國的舟隊跟在其後,魚貫前行。
第4章 天衍
安樾重新整裝出來後,發現蒼楠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仍然在原地。
他加快步伐走上前,笑道:「仙君在等我?」
以蒼楠的目力,只要沒有遮擋視線,他站在船上任何一處,數十里之內的事物都纖毫畢現,壓根不需要挪動位置。
但人去了半刻鐘,他卻不曾移動分毫,可不就顯得一直在……等人麼?
鼻子裡輕輕哼了一聲,他一聲不吭地轉過身體,往前面走去,停在距船首一丈多的位置,平視前方。
安樾微微勾唇,在他身後跟上,與他並排而立 ,隔著一個人的距離。
如兩棵挺拔的紅楓,寬大的衣襟袖袍在飛舟全速前行而帶起的風中揚起 ,間或纏疊摩擦發出聲響,兩人卻似乎都沒有注意,誰也沒有往旁挪開。
已經歸位的儐相們不時偷眼看前面二人,除了身形差異,讓九嶷國聖子個子稍遜略顯單薄外,二人一樣的玉樹臨風,一樣的風姿卓絕。
要不是聖子修行資質實在泛泛,單論樣貌 ,與他們的仙君還真是一臉配。
安樾感覺到身後眾人的獵奇的目光,但過往的經歷,讓他早已習慣面對萬人各式各樣的注目而不為所動,更何況此刻他正被飛舟前方如畫卷一樣展開的盛景所吸引。
先前天衍宗的大門遙遙在望,雖然起眼,也只是夜空黑幕中的一片紅光,此刻隨著距離的拉近,修真界第一宗門的氣勢才漸次顯露出來。
漢白玉石的三門四柱門樓牌坊巍峨雄壯,下不見底,每一根立柱高聳入雲,粗約十人環抱,高達百丈,雖是夜間,燈火之下,也能看到藹藹雲霧繚繞期間,仙鶴自柱前飛過,影子從印上柱子到離開竟然耗時許久。立柱頂端雕刻雲紋飾,刀鑿斧刻氣勢恢宏。
如迎親船上懸浮的燈籠一樣,數十盞樣式古樸典雅的巨燈一字排開,懸於門樓之前,緩緩轉動,光波流溢,將後面的山門以及山門間的雲彩染出一片浮光華彩。
山門後的天衍宗,亦是一片璀璨燈光,彷彿這個夜晚,整個宗門都被喚醒照亮。
等到飛舟臨近山門,才真正感受到它有多麼宏達,原本巨大的天衍宗迎親船與九嶷國的飛舟,在它面前,彷彿葉片之於大樹,自山門正中穿入,與兩邊的門柱間,似乎還可以並列十數艘同樣大小的飛船。
安樾抬頭仰望,上空懸浮的巨燈一個便有半隻船體的大小,而門樓之厚,讓安樾感覺不是穿過一個門,而是穿過一座厚重的城牆。
舟隊陸續進入山門,安樾發現裡邊更加廣闊,之前遠處看見的聚攏的燈火 ,等到身在其中,才知道其實非常分散,但最前面一座山峰的屏障之後,似乎是燈火最盛的地方,那一片夜空被來自下方的光映襯,顯得比周圍都要亮 ,而空中有若隱若現的流光,勾勒出巨大的圓輪圖案, 那是天衍宗強大的護山法陣在運轉。
一艘不足迎親船十分之一的小舟靠攏過來,陳有說那是通行舟,所有外來飛舟,都只能停泊在外宗門飛船塢,因而送親使大人和九嶷國其他參加婚典的賓客,和來自修真界各門派的賓客一樣,在此處換乘宗內通行舟前往天門峰會場。
而迎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