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沒有條件好講(第1/3 頁)
杜玉峰一愣。
連忙道:“鍾書記,我在的!”
鍾書記道:“你是省師範畢業的,在大學裡,學的是什麼專業?”
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鍾書記怎麼和杜玉峰聊起天來了。
杜玉峰也不明白大佬心裡的想法,現在也只能跟著鍾書記的節奏來。
“本科是漢語言文學,研究生主修的是中國史。”
鍾書記沉默了一下,才問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你怎麼理解的?”
這?
杜玉峰皺起了眉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兩句話,杜玉峰當然知道。
他不知道的是,為什麼鍾書記在這樣的場合,突然問自己這兩句話。
杜玉峰一直認為,古言最大的魅力在於。
不同的人,可以給出不同的解讀。
事實上,多數人學的,都是後人的註解。
原解究竟是什麼意思,千人千解啊。
鍾書記突然讓他來解這兩句話,確實讓杜玉峰有點意外。
杜玉峰一邊大腦急轉,思考著這些。
一邊就已經開始解說了。
杜玉峰習慣於邊說邊思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從文學的角度去理解。”
“簡單說就是:人心總是險惡的,自私的,消極的,危險的。”
“道心總是精妙的,微妙的,是好的,積極的。”
“人心怕變惡,道心怕變弱。”
說到這裡,杜玉峰就停住了。
這個現場可不是弔書袋子的時候。
他需要邊說,邊觀察。
審時度勢。
鍾書記並沒有說話,似乎在等著杜玉峰接著說。
好吧。
杜玉峰接著說道:“從歷史的角度來理解,這兩句話,又有傳承。”
“最早,這兩句是在尚書中出現,代表的是上古思想。”
“春秋百家爭鳴,其實是上古思想的一脈相承。”
“我們現在所處的文化體系,都能在上古思想中找到根源。”
“從這個角度上來理解。”
“人心最原始的本意,其實就是人性;”
“道心就是對抗人心,對抗人性的東西。”
“就好像陰陽的兩個極,又像手的兩個面。”
“人心是這一面,道心是另一面。”
“上古人講道心的時候,這個道心是沒有什麼太具體的指向的。”
“到了春秋之後,道心就有了具體的所指。”
“孔子的道,是仁;孟子的道是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老子的道是無為,道法自然;”
“佛家的道心是空。一切如夢幻泡影。”
“到了朱熹那裡,他的道是‘滅人慾’。”
“陸象山的道是,‘存天理’。他說:心即理。”
“到了王陽明,他的道是:良知。”
“後來才有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邏輯自洽。”
“綜合來講,都是在求那個道心,求那個可以對抗人性的東西。”
“追求的這個過程,叫‘道一’‘惟一’。”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道,而且最好是唯一的一個道。”
“這個道,不論是什麼。到頭來,都是在對抗人性。”
“古往今來,所有的聖賢。”
“所追求的東西,都是這顆‘道心’,再無例外。”
杜玉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以後,就收住了。
這個話題,要講吓去,給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