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初見馬小軍(第2/2 頁)
蘇玖竟然玩打一個巴掌,賞一個棗的計策,雖然明知道蘇玖這樣做的目的,可是赫舍裡心中也不由得多了些感激的情緒。
翻開了劇本才發現只是一個薄薄的小冊子,總計也不過一萬多字,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末期,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名為掛甲臺的偏僻小村。
一天夜裡,有人把兩個裝著俘虜的麻袋押送進了村民馬大三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東洋兵,另一個是翻譯官。本來答應好了八天以後來取人,但自此之後便了無音訊。
畢竟是兩個東瀛俘虜,關的時間一久容易夜長夢多,要出事。村民們便商議將二人處死,以避免麻煩。東洋兵花屋小三郎起先決意以死殉國,而翻譯董漢臣則利用語言上的障礙爭取求生的機會。
請來了大清國的斬頭師傅,最終也沒有把人殺成功。
花屋小三郎為了報答馬大三和眾村民的不殺之恩,提出與村民完成一筆交易用他們兩個,換兩車糧食。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條件一併護送兩個俘虜返回憲兵隊。
隊長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還是同意履行那份約定,並率部隊將糧食送往掛甲臺。糧食運抵村內,東洋軍召集全村老小飲酒歡慶,共享吃喝。當歡慶進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佈東瀛戰敗的訊息,於是形勢出現突變,東洋軍開始殺戮無辜民眾,整個村落化成火海。
不久後果脯隊伍接受了這些東洋兵的投降,可是倖免於難的馬大三假扮成煙販,手持利斧衝進日軍俘虜營,見人就砍,鬼子死傷數人。而他最終被國民黨士兵所擒,被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正是那個與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花屋小三郎。
馬小軍看完了整個劇本才發現原來並不需要太過於驚奇的情節也能將故事演繹的如此精彩,相較於兩部作品,一個更注重於外在的形,一個更重視內在的核。
馬小軍甚至於會更喜歡這後面的一部作品。
而赫舍裡發現這竟然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剖析那一場戰爭的故事,赫舍裡從小到大看過無數這種題材的電影,可是卻第一次發現竟然真的有人可以把喜劇感和嚴肅感融合的這麼好。
尤其是那一句大哥大嫂過年好,你的我的爺,我是你的兒。
一個人的性格的產生主要的因素是在於環境的影響,總結來說就是家庭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花屋小三郎在村民這裡表現得沒有任何危險性,只像一直不停炸毛恐嚇示威的小貓,可是一旦迴歸到了他本身的環境,又會隨時變化成為猛虎。
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他根基上的精神沒有變。
花屋在隊長酒冢的命令下可以舉刀殺向村民,在果脯的隊伍下同樣可以舉刀殺向村民。歸根到底他們只是工具,是被人喚醒了心中的魔鬼。
身為一個本職是心理學的京師大學的學生,從小說中赫舍裡看到的東西要更多一些。
“好,我們就拍這一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