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她一路上走著,也沒有去瞧周圍經過的人,拿著信封的右手來回翻轉著,將那信封的正反兩面看了個遍,雖然也看不出啥來。
許晚秀是個有儀式感的人,不管信封裡頭的結果如何,她都必須得回到家中,正正經經地端坐在飯桌前,全身貫注地盯著信封,見證把裡頭的信件拿出來的那一剎那。絕對不能在路上就把信封拆開,這樣想著,她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萬一過稿了,裡頭塞著稿費,這樣大庭廣眾拆信封,讓好事之人瞧見了,怕是又要傳出風言風語了。
很快回到家,許晚秀把家門關嚴實了,坐在飯桌前。外頭日光正好,從窗外傾灑而入,把信封上的字照得一清二楚。
她懷著複雜的心情,伸手在信封口輕輕一撕,拉扯出一條紙條,緩慢把信封開啟,裡頭的東西也露出了面容。
其實她也不是第一個看到這封信件的人。
送到軍區信件,和在軍區寄出的信件,哪怕是家屬樓的人寄出去的,也需要經過重重核查。這樣的做法無法厚非,畢竟為了這邊軍區的安全,防止洩露重要機密,會有專人負責檢查信件的內容。
但也是可以放心的,除非是有問題,一般負責的專人都會守口如瓶,這是他的職責所在。
許晚秀當時把投稿時的家裡地址寫成家屬樓這,也是因為足夠放心,不會因為核查的這件事而洩露出去。而這稿件能夠順利送到她的手裡,也說明她這種投稿行為及內容是沒有問題的,過了最基本的防線。
她忍不住屏著氣息,雙目注視著信封口,左手握住信封身子,手指微微用力,信封彎曲在中間開出個大口,右手伸進去一探,就知道該是穩了。
許晚秀從回來的路上就有猜測,若是單純的退稿件,那可是得把原稿件一起退回的,厚度應該和她寄出去的差不多。但她手中拿著的信封厚度比自己之前寄出去的要薄,又不單只是一張回信,剩下的就該是稿費了。
一路懷揣著的激動心情在此刻得到釋放,更讓許晚秀震驚的是,信封裡頭倒出來的有整整五張大團結,還有單獨的一張五塊錢。這還是她來到這個時代後,頭次見到這麼多錢。
雖然之前趙國強陸陸續續拿給她去買菜啥的錢也不止這個數,但那都是用作家用的,但眼前這五張大團結意義卻是真真實實的,她靠自己的能力賺來的。是她來到這裡後,自己賺的第一桶金。
這意味著暫時來說,她是有能力賺錢養活自己,保障自己吃喝的。許晚秀將那五張大團結連同那張五塊錢沓好,稍微平復下心情後,這才較為莊重地開啟信封裡頭放置的一張回信,認真看了起來。
信上說,很欣賞向陽同志的才華,也感謝向陽同志能夠信任微角報社,把自己的佳作投稿到微角報社。報社的孫主任很是看重向陽同志的作品,已決定採用向陽同志投稿的文章和小說,並決心開通向陽專欄用於連載這個故事,期待向陽同志更好的佳作。
裡頭還特意強調了報社給予的稿費明細。投稿的文章被採用,一篇是兩塊錢;連載的小說被採納,一千字是一塊錢到五塊錢。
孫主任欣賞向陽同志的才華,破例提高了稿費,其中一篇文章的稿費是給了五塊錢,連載的故事稿費更是給了最高規格的一千字五塊錢。
五十塊是什麼概念,這基本是縣城稍微好點的職工一個月的工資了。這要在農村裡,基本上是一家三口兩個勞動力一年攢下來的公分才能換到的錢了。
許晚秀看完之後,有點明白報社的用意了。她對自己寫的東西也有自知之明,算是精準瞄準這個報社徵稿的要求,想來是符合這個微角報社孫主任的心意的。故事不算新穎,但勝在該表達的和想要表達的都寫出來了。
微角報社這回給的稿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