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泓軒帝兢兢業業,草原族虎視眈眈(第1/2 頁)
多數官員們認為,眼下朝廷正在打仗,處於用人之際。 大家之所以為杜寧請功,就是希望泓軒帝能夠召杜寧入京任職,為國家效力,這才是當務之急。 然而賢王黨的官員卻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作為藉口阻撓杜寧入仕,就算是再怎麼有恩怨也好,也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做出這種事情。 為此,官員們在金鑾殿上吵了一架,最終也沒有什麼更好的結果。 泓軒帝看在眼裡,心裡也對“杜寧”這個名字越發感興趣。 能夠被官員如此爭議的人並不多,若是能為己所用,必定能夠成為自己處理朝政的左膀右臂。 “好了,諸位愛卿不必再爭吵了。” 泓軒帝說道:“國學宮已經破例開科,有什麼事情,等科舉結束以後再議,當務之急是要討亂如何平定蠻族與匈奴的進犯。” 百官沉默。 泓軒帝沒有把話說完,但大家也都能看出泓軒帝的意思。 若是杜寧具有真才實學,且又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的話,肯定不會錯過今年的府試。 府試結束以後,如果杜寧能取得優異成績的話,泓軒帝就可以召杜寧進京為官,就算是賢王黨的官員反對也沒有用。 這一刻,賢王黨的官員有些慌了。 杜寧是縣試金榜桉首,後在蘇州文院學習,在儒道方面有著很高的修為。 以杜寧的天賦,只怕在府試中金榜題名也不是什麼難事。 賢王黨的官員知道,泓軒帝已經有意讓杜寧進京了。 現在,泓軒帝僅僅只差一個理由而已。 退一步說,若是杜寧落榜的話,那其他的官員再怎麼支援杜寧也沒用。 府試都中不了榜,又有什麼資格進京?豈不是平添笑話? 接下來,泓軒帝與百官儘快處理日常朝政以後,就利用剩下來的時間討論戰事。 首先由兵部官員彙報前線戰況、糧草運輸、武器打造,以及各種後援進展等等。 在這種情況之下,群臣皆站在相同的立場發表各自的主張,或是引薦人才擔任重要的官職,以確保前線勝利。 泓軒帝畢竟年輕,很多東西都不懂。 於是他先讓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讓諸王進行討論交流,並將特別重要的事情讓馮公公代筆記錄。 退朝以後。 泓軒帝在御書房獨自批閱奏摺。 中書閣的官吏不斷將文書送入其中,又不斷將文書送回中書閣,再由中書閣派發各地實行。 “真沒想到,這位小皇帝居然可以將中書閣那麼多的文書處理得僅僅有條,真是讓人開了眼界。” “雖說是一國之君,可還是一個十二歲大的孩子,年紀這麼小就把江山的重擔扛在稚嫩的肩膀上,不容易啊!” “新主在先皇跟前盡孝道的時候,就在一旁看著先皇批閱奏摺,先皇批閱到幾點,他就侍奉到幾點,從未間斷過,要換做是別人早就累趴下了。” “哼!既然坐了這個龍椅,再苦再累也得受著,否則就儘早遜位吧,無論是對誰都有好處。” “放肆!你這是什麼話!竟敢如此狂言,簡直是大逆不道!” “怎麼!我有說錯嗎!為官尚且不易,何況皇帝者乎!” “你……” “話不多說了,來人,將這批新的文書送往御書房,不可怠慢。” “下官遵命。” 某個官吏入內,又將一批中書閣處理過的文書送到御書房裡,讓泓軒帝進行最後的批閱。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 “皇上,該用膳了。” 馮公公將菜餚送了進來。 “放那兒吧,我一會吃。” 泓軒帝繼續批閱,直到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時候,才去將涼了的飯菜吃掉。 “皇上,您該休息了。”馮公公提醒道。 “還有那麼多的摺子需要處理,我哪有時間休息?你先出去吧,這段時間不要讓任何人打擾我。”泓軒帝說道。 “是” 馮公公退出了御書房。 對面走來一人,乃是燕王。 “馮公公,皇上在可在御書房?”燕王問道。 馮公公說道:“回稟燕王爺,皇上正在批閱文書,不許任何人打攪。” “皇上批閱文書一般到什麼時候?” “與先皇在位時差不多。” “什麼?” 燕王愣在原地,臉色很不好看了。 泓軒帝現在是一國之君,可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 “王爺找皇上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