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青州總管(第1/2 頁)
大河滔滔,旭日高懸,數十艘載滿粟米的官船自弘農郡順流而下,崔澈站在船頭甲板,迎風而立。
兩岸粟穗金黃,正值秋收時節,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他們在田間揮灑汗水,舉著飽滿的粟穗與親人分享豐收的喜悅。
“這是世間最美的風景。”
崔澈回頭與裴秀感嘆道。
此番奉命巡視賑災,崔澈需要能夠信賴的幫手,於是想到了在家守孝的裴秀。
裴秀知道事關無數災民的生死,並未推辭。
而崔澈也為他向楊堅請求奪情後,闢為開府長史,輔佐其東出賑濟。
裴秀聞言頷首,但開口便大煞風景,他滿懷憂慮道:
“只是青、齊等州恐怕就是另一番景象。”
“所以你我更要盡心,讓這三百萬石粟米能夠真正落在災民身上。”
楊堅派遣崔澈主持賑災,當然不可能讓他空手而去,經過與高熲、蘇威等人商議,撥付了崔澈三百萬石周代陳糧。
雖說是舊米,但有得吃已經不錯了,現在也不是挑三揀四的時候,災民們沒有那麼嬌貴,總好過去啃樹皮,吃觀音土。
“子澄此行,欲如何作為?”
竇威從船艙裡走了出來,應崔澈的請求,楊堅任秘書郎竇威為副使,協助崔澈賑濟災民。
對於這項任命,竇威是一萬個不情願,他是個書痴,只好讀書。
由於秘書省主官圖書校藏,哪怕秘書郎的任期滿了,竇威也不肯調任升遷,一心苦讀,鑽研學問。
這般不求上進的態度,連他六位兄長,都對這個弟弟輕視得很。
若不是崔澈再三請託,竇威還真不願意往關東走這一趟。
崔澈找上竇威,也不是要讓他替自己辦什麼事,就是把副使的位置給佔了,免得楊堅胡亂指派,真要跟個性格強勢的人物搭夥,沿途少不得要明爭暗鬥。
“到了青州,文蔚自會知曉。”
崔澈故作高深。
...
青州總管燕榮近來心情很是惡劣,還不都是那群泥腿子給鬧的。
自己辛苦治理,使得境內盜賊絕跡,連長安城裡的聖人聽說青州大治,也是讚賞有加。
如今不過就是一場大水,流離失所,就敢滋生罪惡,必須得在物理層面重拳出擊。
燕榮領了隨從巡視,聽說總管出府,原本因大量湧入災民而擁擠不堪的街道,居然空無一人。
好一條淨街虎。
經過一處荊棘,看見荊條上帶了幾根刺,燕榮兩眼放光,這不正好用來懲治罪惡麼,現成的刑具。
“替我將那荊條取來。”
燕榮指著荊條吩咐道。
被指派的人兩股戰戰將藤條呈上。
燕榮拿在手裡,隨意甩了甩,破空聲聽在一眾隨從耳裡,都不約而同的心中直哆嗦。
“還是得找個人試一試。”
燕榮嘀咕道,說著他在隨從之間隨意指了一人。
“就由你來試試這根藤條。”
其餘人無不暗自慶幸躲過一劫,被指那人兩腿發軟,他求饒道:
“小人並沒有犯錯,還請家主莫要責罰。”
燕榮笑道:
“你今日且受著,將來犯了錯,我再放過你!”
說罷,命其餘隨從將那人按在地上,燕榮揚起手中帶刺的藤條狠狠抽下,聽著隨從的慘叫,燕榮心中感覺到一陣快意,一連抽了十餘下,打得那人皮開肉綻,血肉模糊,才算過足了癮。
將藤條隨手扔給一名隨從,燕榮開始思量起今日該去睡哪家的女子。
有隨從提議道:
“家主,東陽縣令之女昨日前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