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人中的盧(第1/2 頁)
蘇威首先倡議以崔澈為青州總管,其中固然有私心,但也確實是為國事考量。
話音剛落,楊素隨即表示贊同,因崔澈與楊玄感的親密關係,他也樂於做這順水人情。
四名重臣,崔澈得了兩票,剩下的高熲、虞慶則也沒有當惡人,紛紛表示附議。
正如蘇威所說,於公於私,都沒有比崔澈更合適的人選。
楊堅沒有立即應允,他派人出宮往武城公府,自然是要詢問了女兒的心意,看他願不願意隨崔澈離京赴任。
再說崔澈回到府中,並不急於與妻妾溫存,他先後向祖母與姑母請安,封老夫人捧著孫兒的臉,直呼消瘦了許多。
又將在楊麗華屋裡玩耍的宇文娥英打發走,崔澈掏出懷裡早就寫好的家信,遞了過去。
“事務繁忙,信早就寫好了,卻忘記派人送來。”
楊麗華接了過來,並不急著拆開,她睜著明亮的眸子問道:
“信裡寫了些什麼?”
“你看了就知道。”
崔澈將楊麗華抱在腿上,細嗅她脖頸間的芳香。
楊麗華拆開了信,仔細閱讀崔澈每一個文字。
她彷彿看見自己與崔澈依偎在海邊,看潮起潮滅,觀日落日出。
“你還附了首詩!”
讀至末尾,楊麗華驚喜道。
也不等崔澈回答,她便自顧自吟誦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楊麗華將信紙放在胸前,她回過頭,痴痴問道:
“這也是寫給妾身的?”
“離京數月,也只有太后能使我害了相思。”
“你又稱妾身為太后!”
當宮裡來人詢問崔澈是否願往青州任職,以及楊麗華是否願意隨夫離京。
楊麗華早就因崔澈信中所寫而動心,自然不會拒絕,崔澈對青州總管之位更是朝思暮想。
使者知曉了二人態度,隨即回宮稟報。
楊堅於是擬旨,表彰崔澈賑災有功之餘,拜他為青州總管,兼青州刺史,領青、膠、光、莒四州軍政。
但到底楊堅考慮到崔澈年紀尚淺,雖說他輔佐楊廣治理幷州期間,備受當地士民讚譽,能力上毋庸置疑,卻還是為女婿選派了一位大臣為總管府長史。
崔澈攜妻子入宮謝恩,獨孤伽羅捨不得長女,也知道開田製鹽的重要性,並未橫加阻攔。
而崔澈也見到了楊堅為自己選派的總管府長史,河北老鄉,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李綱。
崔澈與李綱也認識,李綱便是其好友李充之父。
但對於這個任命,說實話崔澈心裡還是不大痛快的。
倒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李綱這人妨主。
妨得厲害!堪稱人中的盧!
就崔澈所知道的,李綱一生侍奉了三位太子。
第一位叫楊勇,他擔任太子洗馬。
第二位叫李建成,他擔任太子少保、太子詹事。
第三位叫李承乾,他擔任太子少師。
封建迷信固然要不得,可李綱這人多少也沾點黴逼屬性。
不過在楊堅看來,有李綱輔佐,他才能放心將四州軍政交到崔澈的手上。
李綱此人高風亮節,敢於直言進諫,北周時,李綱在齊王宇文憲的幕府任職,周宣帝宇文贇將齊王幕僚召進宮,命他們編造罪名,誣陷宇文憲,李綱誓死不從。
但既然被人中的盧輔佐,又哪能有好下場,齊王宇文憲還是被宇文贇冤殺。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