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穿越春秋之魯國風雲小說 > 第669章 弟子樊遲(2)

第669章 弟子樊遲(2)(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逆世仙途:林風我有一把萬能農具聖祖大帝傳奇雙魂煉世傳龍王殿之狂龍覺醒五行魂靈之途劍破九垣天冒險與征途靈祖!荒觀隱神靈不讓我摸魚?那你們就都別活了!秩序之弦秦氏仙朝靈鐲仙緣星塵之誓吞天爭道龍仙傳說神話:諸神黃昏:修仙十萬次,終成仙帝御靈異虎

有一次,樊遲問孔子:“何為仁?”

孔子略一思索,給出的答案是兩個字:“愛人。”

樊遲一臉懵逼,懵了半天,貌似有點懂了。敢情老師是讓自己要對別人好,這就是仁了。嗯,這就是仁者愛人?

仁,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是儒家道德規範體系的根本原則。用宋代大儒朱熹說:“百行萬善總於五常,五常又總於仁”,“仁義禮智四者,仁足以包之”。

樊遲居然向孔子討教如此重大的儒學問題,孔子當然要給出讓樊遲這樣理解能力相對低下的學生以合適的答案。

仁愛的理念,到後來孟子時代的儒家,就有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經典名句。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弄明白了何為仁,樊遲繼續問孔子道:“那何為智慧?”

孔子掂著須,微笑答道:“瞭解人,即智慧。”

樊遲繼續一臉懵逼,如一個求知慾滿滿的小學生,面對著一道實在超越其智商的難題時那種無辜可憐的樣子。

孔子嘆了口氣,專門為樊遲作了番解釋,道:“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誰料這一次,樊遲把臉上的苦瓜樣保留到孔子有事離開了,樊遲還一個人在那裡領悟,而且根本無法領悟到什麼!

學思淺悟,但這個悟實在太難太難了。

這時,卜商有事進來,見樊遲在那裡發呆,不由問:“子遲,你在發什麼呆?”

樊遲這才省悟過來,忙以笑掩飾自己的尷尬,道:“子夏師兄,實在不好意思,剛才我向夫子討教智慧為何意,夫子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何夫子說將直木放在彎木上面,就能使彎木變直?”

卜商一聽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他微微一笑,對樊遲道:“子遲,夫子的話,確實意義非凡吶。直木,意思就是仁德的人。彎木,就是不仁德的人。

想當年,虞舜治理天下,發現並提拔了仁德的皋陶,皋陶治政,仁德者越聚越多,不仁德的人從此疏遠。商湯治理天下,發現提拔了仁德的伊尹,伊尹治政,仁德者越聚越多,不仁德的人從此疏遠。這便是直木使彎木變直的道理。”

樊遲這才恍然大悟,忙向卜商施禮致謝。

原來,所謂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就是使用那些正人的人,即品行、道德、才能出眾人的人,這樣的人得到提拔使用,甚至可以影響那些不好的人,讓那些不好的人也變好。

當然,關於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物件,孔子的解釋往往也是不同的。

如“何為仁”的問題,同樣是樊遲提出,但這一次,孔子的答案就不同了。

有一次,樊遲不知哪些筋搭錯了,居然又問孔子什麼是仁。

孔子語重心長地對樊遲道:“仁者,其生活起居必須莊重謹慎,處理事務務必嚴肅認真,與人交往講究忠誠信實。這是仁者所必須堅持的,即使到了蠻夷戎狄居住的地區,也不改變。”

蠻夷戎狄居住的地區,即非華夏中原地區,乃蠻荒之地,不受周禮約束,或者說是未開化地帶。但即使在這樣的地方,作為君子,要堅持仁者愛人。

但對顏回問何為仁的問題,孔子的答案就高大上多了。

孔子曰:“克服私慾,言行符合社會公德,就是仁。當人人都能做到克己復禮時,那天下皆成仁。追求仁德,在於自己,甚至不需要別人監督。”

用當時的話講,這就是“克己復禮為仁”!

當時,顏回請孔子作進一步解釋,向孔子請教具體的行為準則,孔子

目錄
那些你不知道的黑歷史重生一黑道女王女反派重生之後星際精靈少女養成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