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安歌的婚事還是得您做個主(第2/2 頁)
,她是由妾扶正的又怎麼樣?原配的嫡系子孫不還是被她這個妾牢牢捏在手上嗎?
虞老夫人剛笑了笑,就又皺眉道:“好是好,只是怕你大哥那邊不答應。”
衛水梅轉了轉眼睛:“我知道孃的顧慮,不如這樣吧,我讓我那侄兒來家裡住一段時間,他跟安和差不多大,讓他帶著安和在盛京裡玩玩,他們兩個也算是志趣相投,如果安和覺得這兄弟不錯,咱們也把安歌從望春城接來,撮合撮合,若安和覺得不行,也算是讓安和交個朋友。”
言下之意,衛水梅的侄兒也是個紈絝高粱,如果成了最好,不成的話,也能把安和給帶壞了。
畢竟在這盛京城裡,可沒人像虞廷那樣管束著虞安和。
虞老夫人聽懂了這話外之音,便道:“那就接過來住幾天吧,反正都是親戚往來。”
衛水梅立刻喜笑顏開,寫信讓他的侄兒過來。
-------------------------------------
參微院中,虞安歌正揮毫在紙張上寫詩,她寫的不是別的,而是記憶中,宋錦兒在空山雅集中“創作”的《春江花月夜》。
寫完後,虞安歌放下筆,喚來雁帛:“你來看看這首詩怎麼樣?”
雁帛一邊湊過去一邊嘟囔道:“我一個只知道舞刀弄劍的俗人,哪兒知道詩的好壞啊。”
可看完後,雁帛瞪大了雙眼,不由自主唸了出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雁帛放下了宣紙,哪怕她一個不懂詩詞的人,也能體會到這首詩裡的奧妙。
“好詩!好詩!公子,這是您作的嗎?”
虞安歌拿筆桿敲了一下她的腦袋,白了她一眼:“我要是有本事作出這樣的詩,早就名揚天下了。”
雁帛“嗷”了一聲,噘著嘴道:“那我覺得公子作的詩就是天下第一好嘛。”
虞安歌笑了笑,她寫的詩充其量只能說是合律,遠稱不上好,只是雁帛這丫頭心向著她,不管她幹什麼,雁帛都覺得天下第一好。
虞安歌道:“行了,別拍馬屁了,你再好好讀讀,想一下,若是有人在不久後的空山雅集上即興作出這首詩,會怎麼樣?”
雁帛又讀了一遍,而後撓了撓頭:“好像有哪裡不對勁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