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第1/2 頁)
開學季,陽光明媚。 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穿著一身淡藍色的運動裝,站在教室的講臺上,手中握著一個遙控筆,後面是一個大螢幕,螢幕上是投影著幻燈片,面對著學生們。 “同學們,大家好!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朱任風,我是你們的化學老師,接下來的高中三年裡,你們的化學課程由我來授課。我希望你們都能學有所成。” 朱任風語速適中,口齒清晰,再加上他挺拔的身材和俊朗的外貌,彷彿帶著一種魔性一般,很快的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 朱任風開始播放第一張幻燈片——什麼是化學?然後幻燈片還自顧自的給出了答案,還順帶著把數學和物理解釋了一下:“數學是科學的基石;物理是事物的運動規律;化學是生命和創造。” 朱任風說:“我認為,化學是生命的基礎。化學創造出了生命,然後生命又運用化學來改變世界。” 同學們哪裡聽說過這個說法,化學與數學和物理相比,應該只能算是一個弟弟,不能因為你是化學老師,你就把化學說的這麼偉大吧!於是都想聽聽接下來老師會怎麼解釋化學的為什麼會這麼偉大的。 幻燈片一閃,新的幻燈片上有個一個小孩打醬油的圖片,大大醬油瓶子還是一副疑問的表情,彷彿在問“我是盧卡?” 朱任風繼續道:“有人說:‘是有機物創造了生命’,但是一瓶醬油放在那裡一萬年他還是一瓶醬油,有機物之間沒有反應的話就是一堆死物,真正創造生命的是有機物之間的化學反應。”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叫做‘盧卡’,他可能連一個單細胞生物都不是,他誕生於35億年以前。” “那時地球已經冷卻,海底火山冒出的岩漿與海水混合,海水被迅速的汽化成小氣泡,這些小氣泡在岩漿冷卻以後的岩石上留下了很多微小的孔洞,這些孔洞的直徑在0.1~5μm之間,而細菌直徑在0.2~5μm之間。這個相似的尺寸絕對不是巧合。” “火山周圍有很多有機物,甲烷,乙醇和簡單的氨基酸。孔洞與孔洞外的溫度不同,酸鹼度不同,這樣最簡單酸鹼反應就會在孔洞的內外進行。在這種數量眾多,持續的化學反應中,各種的大分子被合成出來,終於有一些有機物終於合成了一個能複製自己的分子。這個分子就是生命的起源——盧卡,盧卡大機率是一種蛋白質。” “大家初中時都學過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盧卡在複製自己時也會進化,在萬億次的複製和篩選中,盧卡進化成了RNA,RNA可以簡單的理解成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單鏈,又在漫長的黑暗中RNA馴服了另一種有機物——脂肪酸,脂肪酸形成了一個脂肪薄膜。一個薄膜包裹著一些能複製自己的RNA,這就是細菌。最開始的細菌就是在海底火山的孔洞誕生的,是化學創造了生命。有了脂肪膜以後,這些小細菌就可以在大海中遨遊,然後去用化學去改變世界。生命的第一次蛻變,是從海底火山中獲取能量。” 朱任風停頓了一下,看看臺下同學們的反應,同學們的好奇心都已經被鉤起來了,然後朱任風開始換下一張PPT,繼續講到: “沒有所謂的神明,生命不是神明創造的,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生命的第二次蛻變,是從陽光中獲取能量。最初的地球並不是綠色的,而是紫色的,對,生命最初的顏色就是紫色,所謂紫氣東來是有一定道理的。你們初中學過,光合作用是利用陽光把空氣裡的二氧化碳和水變成碳水化學物,釋放出氧氣,光合作用吸收的是陽光中的紅橙光和藍紫光,單單不吸收綠光,所以植物才是綠色的。但是太陽光譜中綠色的光卻是最為豐富的,為什麼植物不吸收能量最好的綠光,而是選擇更差的紅橙光和藍紫光呢?” “因為最初的生命的光合作用和現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本質的不同,最初確實是吸收陽光中綠色光譜的能量。生命最開始是在海底火山岩中誕生,依靠的是酸鹼反應,火山周圍的酸鹼度主要是硫化氫和二氧化碳控制,生命透過吸收綠光奪走二氧化碳